文山州道路运输管理局:汇聚合力 助农增收

一座座耸立的大山、一亩土地半亩石头。石头缝里种的农作物格外显眼,这里就是麻栗坡县铁厂乡坪子村。人工修筑的台地和石头缝里生长出来的玉米,就是当地村民一年的口粮。

麻栗坡县铁厂乡坪子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刘丽:“2013年我们贫困户的年人均纯收入可能就是在一千多元到两千多元左右,所以说如何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也是一直困扰我们和一直思考解决的问题。”

从现实出发,发展种植产业显然不现实,于是养殖业成为发展唯一途径。那么能养什么,有没有收益?驻村工作队不敢轻易决定,先后从州级和麻栗坡县邀请养殖专家实地考察。充分听取专家建议后,决定从养鸡和养牛、养猪等传统养殖业入手。坪子村委会普雷寨村小组建档立卡户雷祖言依靠技术员的指导,今年成功试养了1000只鸡,目前已卖出80多只,除去成本获利1300多元。

麻栗坡县铁厂乡普雷寨村民 雷祖言:“一般在这个石缝里养鸡,环境好,空气好,适宜养殖。就看你的管理的问题了。”

麻栗坡县铁厂乡坪子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刘丽:“所有的这些疫情防治的药都是免费提供给农户,也请农技部门测算,就是一只鸡除去养殖成本以后,他的实际利润就是在15元到20元之间。”

首次尝到甜头的雷祖言对养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虽然首批鸡还未卖完,他又开始谋划扩大养殖规模。他算了笔帐:一年出栏4-5批鸡,就有几万元的收入。

麻栗坡县铁厂乡普雷寨村民 雷祖言:“下一步就是把这一批鸡卖了,还要建一个鸡棚,把养殖规模扩展大一点。”

通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协助农户找销路,有的贫困户还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壮大养殖业。养殖能繁母猪、能繁母牛的贫困户,符合条件的政府还给予产业奖补。138户贫困户与麻栗坡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代种代养意向协议,和消费扶贫产品收购协议。通过一系列措施,当地养殖业不断发展逐渐壮大,成为村民们重要的经济收入之一。

但在驻村工作队看来,单靠养殖业远远不够。于是依托麻栗坡县就业激励奖补政策,有组织地输送当地群众外出务工或者就地就近务工。今年有劳动力的农户家庭户均有一到两人在外务工,有的是全家出动。水槽村村民唐述榜过去一直在广州打工,在全村率先建起了楼房。如今他已成一个包工头,留在家乡承包附近一些小工程,带动辖区村民50多人就地就近务工,除了自己腰包鼓起来,也让跟随打工的群众收入大幅增长。

麻栗坡县铁厂乡坪子村委会水槽村村民 唐述榜:“有些苦得多一点的,差不多五万到六万元一年。有些苦得少一点的,都是在三万到四万。普工就是看他做的时间长还是短,一般都是在两万多。”

记者:罗佳贵 杨元声

制作:王南 黄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