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PALAPA

余庭洋


卫星发射失利很正常。做任何工作和事情都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成功,更何况是高科技、高精尖,对技术要求绝对高的卫星。

我国卫星的发射成功率已经是非常高了。通过几代人、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中国卫星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 ~ 1970年。 在这一阶段中,研制了 探空火箭, 中国发射成功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火箭“T-7”。 1965年 国家正式下达了研制人造卫星的任务,1968年2月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 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和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第二阶段,1971 ~ 1984年,这一阶段是卫星工程的技术试验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先后研 制成功了返回式遥感卫星和试验性通信卫星。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回收了返回式遥 感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三阶段,1985年起至今,这一阶段是卫星工程从技术试验走向工程应用的阶段。 在此 阶段,返回式卫星在连续多次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人了实际应用,为国土普查、资源勘测、铁 路选线等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 同时卫星性能得到了改进,卫星在轨工 作时间从起初的3天延长到15天。在此阶段的后五年,即在中国“九五”计划期间,中国卫星 研制和工程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提高,共研制和发射了 11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和第1艘“神 舟”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和飞行成功率均达到100% ,其中6颗卫星及1艘试验飞船都是 首次发射即获得试验成功,并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截至2000年底,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 4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目前,中国已初步形个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 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 系列也即将形成。

我们坚信在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中,会不断地积累经验,从失利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我国的卫星事业更加辉煌腾达。


平凡怡然知足


卫星发射失利也好,失败也罢,反正是发射没有成功。不成功是很平常的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因为,凡通往科学殿堂之路,都是崎岖不平的,没有平坦的高速路可走。诺贝尔为发明炸药,经历了500多次的失败和多次的死里逃生,才取得了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每一次的失败,都向成功买进了一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意志。真正的勇士,能在无数次的跌倒中,仍能爬起来勇往直前的!



yangyucheng这就是我


哪能次次成功,百分之百的顺利?我们国家发射的卫星成功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