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乡袁世凯之②家道中兴

我的老乡袁世凯之②家道中兴

我的老乡袁世凯之②家道中兴

袁寨村在袁家到来之前叫石腰庄。袁家发迹之后购买了原有的宅院,又加以扩建,深挖寨河、高筑寨墙,遂成规模,威震一方。

如今山西的王家大院、皇城相府之类,袁寨比之毫不逊色。

袁家的发迹要归功于一个女人——袁世凯的曾祖母郭氏。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郭氏没有自己的名字。出嫁之后,丈夫家姓在前,娘家姓在后,称为袁郭氏。

郭氏是个富家女,却嫁给了穷书生袁耀东。

袁世凯的先祖袁九芝是个私塾先生。生子袁耀东也子承父业,同样教书为生,耕读传家。父子参加科举考试,未能求取功名,连秀才都不是。但日子还过得下去。

郭氏的父亲郭如珽是个富户,颇为开明,不嫌袁家清贫。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聪明贤惠的郭家女和袁家书生喜结连理。

天有不测风云。郭氏嫁入袁家不久,袁九芝病故了。封建社会迷信盛行,袁家人说郭氏命硬,克死了公公。

郭氏生性要强。一气之下让丈夫分家另过,另立门户。袁耀东颇为听话的答应了。

夫妻二人有了小家,夫唱妇随,生儿育女,生活展示了幸福的一面。郭氏先后生育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袁树三,次子袁甲三,第三子袁凤三,第四子袁重三,女儿是最小的排在第五。

虽然夫妻恩爱,儿女绕膝,可郭氏并不安于现状。她激励丈夫发奋读书,求取功名,成为官宦之人。

科举取士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科举制度自隋代创立以后,逐渐成为国家选拨人才的主要渠道,其后的唐、宋、金、辽等朝皆大力推广,并结合统治需要,建立了完备的科举体系,对后世科举取士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科举制度下,读书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考试很像今天的高考一样,“一考定终身”,帮寒门子弟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逆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好读书吧,书里有大房子,书里有漂亮的老婆。

我读初中的时候,一位课余教我书法的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还在自己办公室悬挂一首诗《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为了丈夫安心读书,郭氏相夫教子,承担家务。他辞退佣人,亲自洗衣做饭干家务,不辞劳苦。白天下地劳作,夜晚纺纱织布。

我们家乡,纺纱叫纺花,纺棉花。棉花脱去籽,捋成长条,用纺车抽成细纱,然后染色。再上织布机,哐当哐当,熟练穿梭引线,假以时日,一匹布就织成了。

我小时候还能亲见母亲整个将棉花织成布匹的过程。只是母亲夜晚织布,织完已是曙光初露,金鸡报晓。

由此可见,郭氏的辛苦程度。郭氏是不是像贾玲说的那样——“老娘是个彪悍的女人”?

我的老乡袁世凯之②家道中兴

可是,天不遂人愿。袁耀东努力读书到40岁,仍没能考取功名。长期辛苦读书,熬坏了身体,染上痨病。痨病就是肺痨,现在叫肺结核。是一种肺部的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和非典、新冠同属一类。也是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播。

虽然郭氏尽力服侍,寻医问药,袁耀东还是撒手人寰。

科举制度给平民子弟晋升上层机会,但考取之路也如蜀道之难。我们初中时学过课文《范进中举》,一个须发皆白的秀才考中举人,喜极而疯,掉入河塘中,一身泥水,狼狈不堪。黄梅戏《女驸马》里唱道:为救李郎离家园,高中皇榜是状元。那是戏曲,不是现实。

现实给了郭氏沉重的打击。本想夫贵妻荣,丈夫却一命归西。郭氏心中的痛楚可想而知,但她没有气馁。

安葬了丈夫,郭氏让几个儿子跪在他们父亲灵位前训诫:谁不发奋读书,就是不孝之子。

孩子们眼含热泪,磕头至地,发誓要努力读书,考取功名。

为了给孩子们请到有学问的教书先生,郭氏又低声下气的向富有的娘家借钱。

几年后,郭氏的儿子袁甲三考入县学,成为秀才,得到"廪生"的称号。当了"廪生"就有了收入,官府按月发工资,从此袁家的经济状况就渐渐好了。

清道光十四年(1834),袁甲三中了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当上了大官。十几年后,道光三十年(1850), 袁甲三的儿子袁保恒也考中进士,父子两进士,此时袁家就成了官宦人家,在项城县很是显赫。

进士是科举制度的顶峰,由皇上主持殿试,亲自选定。进士称天子门生,就是皇上的学生,是不是很厉害?

郭氏实在是一位不平凡的母亲。丈夫英年早逝,孤儿寡母,含辛茹苦抚养几个孩子成才。辛苦终得回报。

郭氏活到99岁,无疾而终,享尽天年。

我的老乡袁世凯之②家道中兴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