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錢能堅持多久?

这场疫情深刻地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不能如期工作,很多人车贷房贷,信用卡逾期接踵而至,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

如果一直不工作,你的钱能坚持多久?

我相信通过这次疫情,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堂很好的现金流管理普及教育课,深刻地告诉我们,在危机面前不挂掉,才是核心竞争力。为什么很多人不敢失业,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抵御人生的负债。

说到钱,就会说到另一样对很多人至关重要的东西,叫做安全感。

这个时代,焦虑几乎成了一种惯性。居高不下的房价、物价所带来的压力,让我们不敢停下来,享受岁月静好。没还完的房贷、孩子的教育经费、养老金,像三架并行的马车,注定不停地碾压我们的人生。

除此之外,人生中,每个人都要面对无可避免的灾难、疾病、意外,比如这一次的疫情,它们往往来势汹汹,不给你思考、缓冲的时间。

理财大师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我决心要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爱钱的缘故,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

而有足够的钱,才能让你抵抗更大的风险,给你相对的安全感。

韩寒电影《飞驰人生》里有一句台词:“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一句话戳中要害。

更准确地说,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缺钱”开始的。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台词,世上只有一种病,是穷病。

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钱能坚持多久?

1. 储蓄是普通人抗风险的手段之一
这次疫情影响了很多的行业,包括餐饮、旅游、航空等,在微观层面上,它影响的是在这个行业工作的每一个个体。如果某一个人的工作刚好是这个行业,并且本来就不是稳定的,那么他(她)受到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有一个亲戚年前在一个餐馆工作,结果餐馆到现在都无法营业,自然没有收入。他的儿子没有稳定的工作,本来想趁着春节期间做代驾赚点钱,结果现在谁都在家里蹲着,谁还出去喝酒呢,自然没有代驾生意。
于是,他俩这一个月基本上没有收入。再加上春节的开销(包括房租、饮食、人情等),之前的一点存款早已消耗殆尽。最近几天,一直在打听哪里可以有一些临时工作可以做。
当然,这种“窘境”不一定是每个人的情况。但工资是大多数人的经济来源,甚至是唯一的经济来源。这次疫情给那些“月光族”提了个醒,储蓄是有用的。至少有一定的储蓄,可以保障普通人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至少可以熬一段时间。
不管你的工作是非常稳定的公务员,还是收入忽高忽低的销售,最好都把自己的部分工资进行强制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谁会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钱能坚持多久?

2. 改变收入结构,东方不亮西方亮
面对延期上班,有些人是很淡定的。因为他们有其他的收入,比如利息、房租、版税等。即使一两个月没有工资,对他们的打击并不大。
大部分家庭大部分的收入都是来自上班所获得的薪水,在不工作时获得的收入所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就低一些,甚至没有这样的收入。若能将原本不工作时的收入提高一些,我们就不必惧怕不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了。
除了提前布局好的理财收入,有些人还有第二职业,或者副业。如果主业不上班,反而可以安心地在家做副业。
比如有些擅长理财的人,趁此机会研究疫情后的基金股票走势,希望抓到合适的时机。有些网络写手,刚好利用闲暇时间,多多码字,赚些稿费。短期内,这些副业的收入可以稍微地缓解主业无收入的冲击。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工作即使不出家门,也是可以做的。倒是很多人的主业,必须要出门打卡。

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钱能坚持多久?

3. 少负债,给自己留条后路
突然没有工资收入,最焦虑的应该是那些身负债务的人,比如即将要还的房贷、车贷、信用卡等。
有些人的房贷可以占到工资的百分之六七十,本来房子首付可能早已掏空口袋,为了还贷款,每个月的日子都卡着数字过。今年这个疫情让他们突然收入大降或者收入为零,只能找别人筹款还贷。
还有些人可能因为过度消费,欠着银行的信用卡。数据显示,我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高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而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其实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那么如果这些人突然没有收入,他的整个资金链就断了,很容易出现信用卡违约状况。
平时我们都应该做一个风险厌恶者,尤其是收入不稳定的人群,尽量让自己少负债或者不负债。这也算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吧。

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钱能坚持多久?


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钱能坚持多久呢?

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