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男孩個子很矮,怎麼能長高?

木木和諾諾


我家三歲也就95,同齡人裡面算個頭小一些的,但還在正常範圍內。我們比較挑食,不是很愛吃。生長髮育中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睡眠、飲食(營養)、運動,缺一不可。雖然身高有70%遺傳,但還有30%的後天需要關注,30%不要小看了,千萬保證孩子的睡眠、飲食和運動噢。每天喝牛奶,保證足夠的鈣,多吃優質蛋白質,放心,孩子會長好的。


良師雅集育兒營養


你的寶寶真可愛,臉蛋兒紅紅的,首先從外在可以看出寶寶很健康!

1、兒童時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方面,科學的餵養是基礎。有些家長為了孩子長高總是讓孩子多吃點,其實吃的過飽也是會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的。所以科學的安排飲食是基礎!

2、充足的睡眠時間。在夜晚睡覺的時候生長激素是人體分泌最多的時間,一定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好的睡眠環境!家長不要帶著孩子熬夜,讓孩子的睡眠質量保持最好!

3、白天適當的運動。其實適當的運動對孩子的長高同樣重要,特別是在陽光下,這樣能夠促進孩子的鈣吸收,鈣是骨骼生長的必要元素!

4、上邊說到鈣元素,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微量元素檢查,適當的補充鈣質可以幫助孩子長高,但是也不要盲目補鈣,鈣質過多會造成骨質密度變高,起到相反的效果!

總而言之,孩子長高是急不來的!不要拔苗助長,也不要過分要求。孩子健康的成長才是我們每個做家長的心願,不是嗎~

歡迎大家發表各自的經驗哦😊😊😊


龍貓大人


您好,感謝您的信任和提出疑問。

1、首先,寶寶的身高是正常的。

嬰兒出生,平均身長約為50cm,到1歲(12月齡)時,這1年增長25cm,即1歲身長約75cm。此後體格增長放緩,到2歲時身長約為85cm,2歲以後身高增長約5-7cm/年。

根據生長曲線要求,男孩子2歲半,平均身高是93釐米,所以,非常的正常身高。


2、長身高,主要是寶寶和自己做比較,比如說每年或者半年監測一次,只要在自己的曲線範圍內變化就可以了。

不要和別人過多比較。有人長的快的,大胖小子,您看起來著急比不上。

那麼,有的寶寶是瘦小的,比您寶寶要矮一點,要瘦,是不是他們就一定矮小?


3、關於兒童長高,目前是春季,您可以把握這個長身高的季節。


4、孩子長高也是有"套路"的。

影響身高的因素,包括遺傳、運動、飲食、睡眠及疾病等。其中,60%-70%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其它取決於疾病因素、營養、運動及睡眠等環境因素。


因此,身高存在"七分天註定、三分愛打拼"的說法。有的人說需要"拼爹",或者"拼媽",其實就是說的遺傳身高。


遺傳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佔70%左右。孩子的身高是"七分天註定"。 請參考公式(如圖):

女孩遺傳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

男孩遺傳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


根據您和愛人的身高,可以計算寶寶遺傳身高=(158+171+13)÷2=171


如果孩子有一個高如姚明的父親,那麼,他的遺傳身高,應該是比較理想的。不過,假如有一個矮如武大郎的父親/母親,這種遺傳身高還是有些堪憂。


那麼父母身高都不矮,孩子身高肯定沒問題,這當然是一個謬論。


有傳言"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因此,如果說家長深信自己不高,孩子的長高也毫無希望,註定是“矮二代”,這種"孩子身高看父母"看法不知欺騙了多少家庭?


打破"矮二代"的傳奇,球星林書豪父母身高160cm左右,而他卻長到191cm,其餘倆個兄弟也在185cm以上。


現在科學認為,孩子的身高"七分天註定,三分靠後天",正確認識後天因素,不做"矮二代"!

在身高因素中,遺傳因素起主要作用,但不是絕對的,後天仍然有很多的發展空間。

在未來身高中,我們可以使用遺傳身高±()cm表示(如圖)。公式中的前半部分是遺傳身高,它是由父母身高及性別決定;後面±()cm的數值,可由後天的因素彌補。


身高還有"三分愛打拼"


比如說疾病、營養欠佳、無運動生活等,都是能夠嚴重的影響到後天的身高。


1、把握2個黃金髮育高峰期

孩子的生長髮育,是一個連續的、有階段性的過程。體格生長不是勻速的,存在各年齡段的生長速度差異。

第1個黃金生長高峰

嬰兒期,指出生之後至12月齡,為生長髮育的第一個高峰。


第2個黃金生長高峰

青春期。


男孩的青春期標誌是睪丸增大,年齡約在12~14歲,從此開始了身高的快速增長。男孩身高發育持續時間長,可能會在17-22歲骨骼停止生長。

所以,如果說男孩滿了18歲還能再繼續長高,這不是笑話。


2、狠抓關鍵營養素攝取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營養是最關鍵的後天影響因素。

大家都知道,鈣和骨骼存在密切關係,因此,在出生後不斷的諮詢醫生要不要補鈣,補到什麼時候?

影響骨骼生長的重要營養素,不單純只有鈣,還有與鎂、磷等一些礦物質,其次,還需要蛋白質和維生素A、D、C等。


鈣——構建骨骼的"鋼筋"

鈣是骨骼的主要構成成分、基本的物質基礎。缺鈣,會影響骨量的積累和骨骼的硬度,從而影響身高的發育。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9版),每日充足的鈣攝入量對處在生長髮育期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而且,需要根據孩子所處年齡階段,攝入相應階段的鈣含量。

不同年齡階段鈣推薦攝入量


目前孩子兩歲半,每天需要鈣攝入量600mg/天,每日奶量不少於600mL。

奶類是兒童期最主要的鈣源,也是最好的鈣源。豆類食品含鈣量豐富且吸收較好,是除奶類食物外的又一補鈣食物。其他食物如海帶、蝦皮、芝麻醬等。

有人問:缺什麼補什麼嘛,骨頭湯呢? 其實肉骨頭湯中含鈣並不高,不過,脂肪含量高。

  1. 6個月以內兒童純母乳餵養,需要的鈣從母乳獲取,因此,母親可以適當補充鈣劑。
  2. 6~12個月兒童,每日奶量應達600~800mL
  3. 1~3歲兒童每日奶量不少於600mL
  4. 學齡前兒童每日奶量為400~500mL
  5. 學齡兒童每日奶量為300mL



蛋白質——構建骨骼的"水泥"


骨膠原,是骨骼另一方面的主要成分,它決定的是骨骼的彈性與韌性。骨膠原的主要組分包含多種氨基酸,如甘氨酸、脯氨酸、賴氨酸、羥脯氨酸和羥賴氨酸等氨基酸,它們來源於各種優質蛋白質中。

首先,兒童身高的增長主要靠生長激素來調節,其中IGF-1是蛋白質。因此,蛋白質是影響人體體格生長的重要物質基礎。


其次,充足的生長激素來自運動的產生,卻可因不適當的飲食而消減。生長激素夜間睡眠時是分泌的高峰期。睡前進食,會通過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

再次,富含高糖高脂的食物,如油炸等垃圾食品、飲料、糕點等,一般都是小胖子愛吃這些食品。他們血液裡面的遊離脂肪酸水平過高、胰島素水平過高,統統是生長激素分泌和發揮功效的大敵。



維生素D——骨鈣的"輸送管道"

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鈣吸收,減少腎臟鈣排洩,如同輸送管道一樣,源源不斷地把吃進來的鈣補充到骨骼中去。

維生素D,獲取的最好方式是多進行戶外運動,經常曬太陽。其次食物來源,如深海魚、肝臟、蛋黃等食物和魚肝油中。

3、保證充足的睡眠

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的3倍左右。如果常常睡眠不深、容易被驚醒或經常做夢、睡眠質量較差的孩子,相比來說生長速度較慢。


建議早睡早起,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促進深睡眠。

到了睡覺時間,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種睡覺的氛圍,包括關閉電視機,大人不再大聲說話,燈光調暗,甚至需要一起入睡,讓孩子感覺睡覺的時間到了。


睡眠時長也因年齡存在差異。新生兒睡眠需要14-20小時,1-6歲兒童睡眠需要11-14小時,7-10歲需10小時,青春發育期快速生長期間睡眠要求保證9-10個小時。

4、合理的適量運動

運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效的方法。球星林書豪,酷愛打籃球,這就是參加了體育運動。

運動能最大限度的激發遺傳潛力,從而使身高增加。但它本身並不能使遺傳預定的身高增加。

長高的運動,包括彈跳運動(如跳繩,跑步)、伸展運動(如單槓、仰臥起坐)、以及全身性運動(如籃排球、羽毛球和游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