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簡單丶自然


病毒是一種非常低等,又非常小的生物,我們肉眼是看不到它們的,只能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他們的蹤跡。病毒只有一個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核酸,病毒需要宿主,它們沒有代謝系統,離開了宿主它們是無法生存的。

在我們地球上,除了人為製造的真空外,病毒無處不在,在佛教裡有一句很經典的禪語,叫做“人看一杯水,佛視千萬蟲”,雖然有點誇張,但是足以形容微觀世界中病毒的狀態,根據科學家的檢測,一杯海水中就有上百億個病毒的存在。

病毒的種類有很多,有植物的,有動物的,還有細菌的。我們印象中的很多病毒都是有害的,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們感染上了很多疾病,比如非典的SARS病毒,流感病毒、寨卡病毒等。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病毒在地球發展和人類進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今天人類基因組工程的測序已經完成了,科學家發現在我們人類的基因組中有高達10萬條基因片段居然來自病毒,這些基因約佔人類總體基因片段的8%,這個數量是非常巨大的,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病毒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地球上,大量光合作用的發生也和病毒基因的參與有關係。






五彩祥雲


大家好,我不是權威,我是漫步科研路。

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那麼似乎總是跟人類作對的病毒到底是為了什麼而生存呢?它們存在的意義到底在哪兒?

1、簡單的生命體是複雜生命體產生的基礎。我們知道像很多微生物都是單細胞,結構簡單,跟人類比起來似乎非常的low,但是人類很可能就是這些簡單的微生物進化而來。之前科學界就認為一種距今50多億年的古菌可能是人類的起源。這些單細胞生物在一定的環境下發生分裂增殖,這樣就形成了多細胞生物。而多細胞生物包含無數個進化分支,人類是其中的一小支。而病毒結構也是非常的簡單,很可能很多生物也是在病毒的基礎上產生的。在植物裡,植物細胞的線粒體是來源於細菌。相當於植物將細菌內吞然後為自己所用。

2、病毒自身只是想擴大自己的宿主範圍來達到更多繁殖的目的。病毒的生存依賴其宿主,但是目前很多病毒的宿主僅限於少數的野生動物,而這些野生動物生存範圍狹窄,這樣不利於病毒隊伍的壯大。所以病毒希望把更多的動物變成自己的宿主。這次的新冠病毒可能本意不想殺死人類,所以它們可能會持續變異來降低自己的毒性,這樣它們就能跟人類和平共處,就像人體內的眾多微生物一樣。

3、作為人,我認為其他生物的存在都是為人類服務的。病毒的出現是為了訓練人類的免疫系統,讓人類更加的百毒不侵。從人類誕生之初就一直跟病毒打交道,剛開始很多人都死於病毒的入侵,但是一部分活下來的人產生了抗性,這樣相當於病毒在幫助人類選擇進化。這樣到了今天,人類的免疫系統好多漏洞都已修復,幾乎能抵抗大部分的病毒。這也是病毒的功勞。

綜上所述,病毒存在的目的是為了進化出更多的生物類型,也是為了自身的不斷繁殖壯大群體,更是為了訓練人類的免疫系統幫助人類進化。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風雲我輩之漫步科研路


  • 以病毒的角度來說是病毒存在的目的是生存和繁殖。

病毒最理想的目的是與宿主共存,長期存在於宿主體內,悄悄的沒羞沒臊的複製,殺死宿主不符合病毒的長期利益。自然界中存活的病毒,大多是能與宿主長期共存的,那些變異而出的殺死宿主的病毒,也切斷了自己生存下去的後路。科學家研究結果表明,人類8%的DNA來自於病毒,這些所謂的人類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在幾百萬年前被整合到人類基因組中,並遺傳至今。這些病毒可能長期生活在人體內,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最終乾脆接在了人類的DNA上,這就是病毒的最高境界啊,移花接木,暗度陳倉,人類每合成一個新細胞,就把病毒的遺傳信息複製了一次。

  • 以生物界角度來看,病毒存在的目的可能有助於生物的進化,是生物進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還是拿人類DNA中8%來自於病毒的遺傳信息舉例來說,目前,人類對這些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作用還沒有完全瞭解清楚,但有研究顯示,其中一些病毒基因,被人類巧妙的利用,來“以毒攻毒”。例如,有一個來自於病毒的基因片段會在孕婦的子宮內建立一個細胞層,讓胎兒免受母親血液中有毒物質的影響。

對其他生物體內的病毒,肯定也在進化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別要說的是雙鏈DNA的複製,往往互相矯正,複製十分精確,不容易發生變異,而病毒的RNA複製,容易出錯,再加上病毒的個體基數很大,幾乎無時無刻發生著各種千奇百怪的變異,這些變異信息被生物利用後,產生了進化史上的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