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一季度進出口貿易穩住了基本盤 形勢仍不容樂觀

海關總署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減少80.6%。

雖然一季度的進出口貿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4%,充分反映了疫情影響下進出口貿易難度加大的現狀。但是,也出現了兩個令人欣慰的現象。一是3月份的進出口狀況有了一定改善。數據顯示,3月份,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較前兩月收窄了8.7個百分點。二是對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數據顯示,東盟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據統計,一季度我對東盟進出口9913.4億元,增長6.1%,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5.1%。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07萬億元,增長3.2%,高出整體增速9.6個百分點。

這也意味著,在疫情的衝擊影響下,對歐盟和美國的進出口貿易都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歐盟,已經退出了第一貿易伙伴的位置。但是,與東盟的進出口貿易卻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逆勢”而上,一躍成為我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穩住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基本盤,也穩住了出口企業的心理。

事實也是,在疫情全球蔓延、歐美髮達國家疫情爆發的大背景下,3月份的進出口貿易能夠出現一定反彈,確實是相當不容易的,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中國經濟的韌性是比較強的,進出口貿易的彈性也是比較好的,沒有因為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爆發就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也沒有因為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貿易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就陷入嚴重低迷,而是頂住了壓力,穩住了基本盤。

那麼,3月份的進出口貿易出現一定反彈,是否就意味意味著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將進入穩定反彈、穩定增長通道呢?顯然,形勢還不容樂觀。因為,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特別是歐美髮達國家,呈現嚴重爆發的格局。因此,進出口貿易工作仍面臨著強大的壓力,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進出口都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這一點,從很多企業失去了訂單,或預訂的設備、原材料、配套件等不能近期交貨帶來的影響。

這也意味著,3月份進出口貿易的反彈,可能是階段性的,也可能是結構調整與轉型的結果。如果不能有效彌補我國對歐盟和美國的進出口貿易下降留下的空缺,進出口貿易仍然有可能出現一定幅度下跌。特別是歐盟,主要貿易國家都受到疫情的強大沖擊,供應鏈、產業鏈都近乎癱瘓。即便疫情得到控制,要想在短期內恢復生產、恢復供應、恢復需求,也是不現實的。也就是說,今年的進出口貿易工作,需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需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需要做好拓展新市場、發展新空間的準備。

那麼,如何才能更加紮實地做好進出口貿易基本盤的穩定工作呢?從外部來講,還是要繼續擴大與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進出口貿易的空間很大,應當通過鼓勵企業擴大直接對接、直接出口、直接貿易的方式,增加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特別在當前疫情仍處於蔓延階段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聯繫與交流。疫情既會導致進出口貿易受阻,也會帶來新的機會。特別在歐美髮達國家供應鏈、產業鏈癱瘓的情況下,我國企業應當抓住機會,最大力度地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的產品“送”出去,把我們的優質服務“送”過去。

從內部來講,重點從兩個方面入手做好穩外貿工作。一方面,進一步改善進出口環境,特別是口岸環境,給企業進行進出口貿易最大力度的支持和幫助,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外貿工作力度,既做好出口工作,擴大對外出口產品和服務。也要加大進口力度,趁外國企業困難的時候,加強與他們的溝通與聯繫,增強雙方的感情,以便於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合作。尤其需要提醒企業的,一定要藉此次疫情爆發的機會,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力度,搶在歐美髮達國家企業前面適應市場需求。

總之,一季度的外貿工作總體符合預期。特別是3月份,還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是,進出口貿易形勢不容樂觀,需要做好“打硬仗”、過“苦日子”的準備,需要用更好的服務和產品應對眼前的困難、謀劃未來的工作、搶佔國際市場。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