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後期宦官政治的形成:沒得選,只能讓宦官成為皇權的保護者

唐代后期是中国历史上宦官势力最为膨胀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宦官集团控制了唐朝的中枢系统。在政治上,唐朝宦官能够左右朝政,他们凭借内廷的枢密使系统与宰相为首的南衙朝廷共治天下。同时还废立皇帝,唐代后期的唐顺宗、唐宪宗、唐敬宗都被宦官杀害,而且自唐宪宗之后的唐朝君主多为宦官所拥立,可以说唐代后期的政治是掌握在宦官手里的。

宦官的势力之所以能够庞大到威胁皇权,原因在于宦官集团掌握了唐朝的中央禁军——神策军,凭借手中的禁军部队,宦官得以在都城发动宫廷政变继而操纵朝政,最终形成唐代后期的宦官政治。而把神策军的兵权交给宦官是唐代皇帝深思熟虑的选择,因为在唐代后期的政治形势下,宦官掌握兵权是最好的选择。

唐代后期宦官政治的形成:没得选,只能让宦官成为皇权的保护者


为什么掌握神策军兵权是宦官?

而神策军兵权落到宦官的手里,则必须要追溯到唐德宗,那么唐德宗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宦官掌握呢?这固然有唐德宗的主观因素,但是也有历史发展的必然。

1.唐德宗任用宦官掌握神策军的兵权并非心血来潮,唐代宦官典军的历史十分悠久,这为唐德宗任用宦官掌兵准备好了基础。

唐朝第一位带兵征战的宦官可以追溯到唐朝开国时期。《金石萃编》记载了一位名叫张阿难的宦官,此人官至汶江县开国侯,参与了李世民平定窦建德、刘黑闼的战争。唐中宗时期,宦官杨思勖平定皇太子李重俊的兵变,此后又为唐玄宗诛杀韦后的宫廷政变立下汗马功劳。在唐玄宗登基后,杨思勖多次受命领军在外镇压叛乱,另有宦官高力士在752年带飞龙军平定刑縡之乱。

而唐玄宗本人也开启了唐朝的宦官时代,他本人十分信任宦官,并且大规模提高了宦官的地位,《旧唐书》记载:中官稍称旨者,即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宦官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政治力量的扩大。唐玄宗的高力士,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都是宦官权势扩大的产物,而在这一阶段,宦官典军也变为了常态,比如安史之乱中,宦官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相继统帅军队。唐代宗时期鱼朝恩因为跋扈被杀,宦官一度被驱逐出军队。在唐德宗时期,宦官因为在叛乱中忠诚于皇帝,得以继续掌握兵权。

唐朝国初的宦官带兵打仗为国效力,之后唐玄宗时期宦官政治地位提升并且相继领兵,最后唐肃宗,唐代宗时期宦官以监军成为大军统帅,唐朝的宦官领兵已经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管理措施,这使得唐德宗之后安排宦官典军顺理成章。

唐代后期宦官政治的形成:没得选,只能让宦官成为皇权的保护者


2.安史之乱后,唐代皇帝对于权相和武将的防范心理十分严重,而宦官作为家奴由于生理缺陷不能够篡位,这是皇帝让宦官掌兵的原因。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典型的武将谋反事件,这给予当时唐代皇帝极大的震撼。而武将拥有军权极有可能改朝换代,谋反作乱,成为了唐代皇帝心头悬挂的一把利剑。早在唐肃宗、唐代宗时期就有已经有体现,两代皇帝在对付安史叛军时,朝廷的主力朔方军的统帅接连换了三个:先是郭子仪,其后是李光弼,最后是仆固怀恩。为了制衡武将,唐肃宗、唐代宗还派宦官监军。

而在唐德宗时期,河朔藩镇武将无视朝廷已经成为惯例,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去世,他儿子李惟岳要求继承节度使之位。唐德宗不允许,最后爆发朝廷和河朔三镇的战争,武将们趁着朝廷虚弱,野心暴增,酿成“二帝八王”事件: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称楚帝,朱泚自称秦帝。而在此后唐德宗逃亡奉天的时候,前来平叛的大将李怀光再度叛变。

自安史之乱以来,武将接二连三的叛乱,每一次都想要倾覆唐朝的社稷江山,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朱泚等人谋朝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即使是忠心的武臣,依旧不受皇帝的掌握,李光弼忠心耿耿,因为惧怕受祸,坐拥军队不肯入朝。仆固怀恩为国一家死了四十六人,可是由于皇帝的猜疑,居然勾结吐蕃作乱,所以武将必然不会受到皇帝的信任。

那么宰相会受皇帝的信任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唐朝开国之初便设定了三省六部制,本质上就是对于宰相的权利进行分割,把汉代宰相事权统一的权力切割为决策权、执行权、封驳权,以防止权相出现,在唐朝之前权相篡位屡见不鲜,曹魏的司马家族三代篡位,北周的杨坚以宰相篡位。对此君主不可能不防。唐代后期让宰相集体奏事就是为了防止权相的出现,让宰相之间相互制衡。所以宰相想要受到皇帝的信任基本上很难。

武将和宰相都不受信任,那么就只有身体的残缺的家奴宦官就成为唐朝皇帝的选择,虽然宦官也有专权跋扈的行为,但是相比较于武将和宰相来说,宦官不会谋朝篡位,李唐的江山永远是李氏家族的,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唐代后期宦官政治的形成:没得选,只能让宦官成为皇权的保护者


3.唐王朝在后期维持统治需要中央自己的军队,但是这支军队也只能掌握在宦官手中。

唐代出现安史之乱的原因就是外重内轻,也就是唐代的边防节度使在边疆拥有重兵,而唐朝的中央无兵可用,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唐代军制崩坏的结果。

唐朝在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唐朝在各地设置府兵制的基层组织折冲府,折冲府统辖一定的数量的士兵,战时为兵,平时为农。折冲府的数量在各种历史文献中记载不一,但折冲府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坐落在关中地区,这使得府兵体制下,唐朝的京畿地区的士兵数量远超地方,中央得以有效控制地方。

随着唐朝发展,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被破坏了。上层贵族的土地兼并导致唐朝朝廷控制的土地数量大为减少,根本无力保证府兵的土地所有权,这使得府兵制依赖的均田制无法执行,没有土地作为收入来源,府兵陷入贫寒,根本无法自己装备武器,于是出征作战成为府兵的经济负担,最后的结局就是府兵大量逃亡,折冲府成为虚壳,毫无用处。

府兵制的消亡对于大唐王朝是致命的一击,这导致唐朝中央没有军队使用,而边疆的节度使招募的军队越来越多,并且屡屡用于战争,都是猛将锐士,所以安禄山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迫切需要组建一支强大的中央军队,最后在唐德宗时期组建成型,也就是神策军。神策军在名义是唐代皇帝的亲军,但是皇帝作为君主,是不可能离开中枢,直接前往军营统帅军队的,所以神策军只能交给他人暂时管理。

首先排除了武臣和宰相。武臣容易拥兵自重,宰相已经拥有行政权,如果再有兵权,就会变成权相威胁到皇帝的权力,所以只能是宦官,宦官属于内使,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

而在唐代后期,早就有人对于宦官掌握神策军不满,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都不行,唐德宗时期萧复提言让宰相掌兵,唐宪宗时期,宰相李绛甚至提出把神策军分割给各个节度使。显然这些意见都没有考虑到唐代皇帝的顾忌,分割神策军给各个节度使那么唐朝中枢无兵可用,把兵权交给宰相,唐朝的社稷会受到威胁。也只能交给宦官,虽然有宦官跋扈,但是社稷能够延续。

唐代后期宦官政治的形成:没得选,只能让宦官成为皇权的保护者


宦官牢牢抓住神策军兵权的两个条件

在唐德宗之后,唐代的宦官稳定的掌握了神策军的兵权,并且一直延续到唐朝末年。在这里面,宦官手握的神策军兵权不断受到来自皇帝,文臣,宰相的冲击。唐顺宗时,王叔文、王伾等人曾经在唐顺宗的支持意图打倒宦官,解除宦官的兵权,结果一败涂地。唐文宗时,李训、郑注谋划诛灭宦官,结果被仇士良一举击灭。为什么宦官这么难铲除呢?

唐代后期宦官政治的形成:没得选,只能让宦官成为皇权的保护者


1.神策军的体制决定了宦官牢牢占据了神策军的上层。

神策军的的官僚系统按照《新唐书》的记载如下:

大将军各一人,正二品;统军各二人,正三品;将军各四人,从三品。掌卫兵及内外八镇兵。护军中尉各一人,中护军各一人,判官各三人,都句判官二人,句覆官各一人,表奏官各一人,支计官各一人,孔目官各二人,驱使官各二人。

不过《新唐书》记载的不是很全面,比如护军中尉的下面还有中尉副使。但神策军的职官系统是虚职,比如统军,大将军,这些官职是用来奖赏那些立下功劳的武臣,真正能够统帅军队的是唐代后期形成的使职系统。

而神策军的使职系统的高层使职基本上被宦官所盘踞,比如护军中尉、中尉副使、中护军等掌握军队使职只能由宦官充任,神策军的中层使职诸如判官,句覆官、表奏官、支计官、孔目官、驱使官等官职都是文臣或者宦官来担任,只有底层的使职为武将所担任。

神策军的使职系统的设计使得唐代的宦官渗透到神策军的方方面面,导致宦官和神策军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唐德宗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本意是剥夺武将对于神策军的掌控,使得神策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结果造成宦官和神策军交织在一起,这导致此后唐朝历代皇帝想要剥夺宦官的兵权基本不可能。他们可以杀死个别跋扈的宦官,却不能阻止宦官继续执掌神策军。

唐代后期宦官政治的形成:没得选,只能让宦官成为皇权的保护者


2.唐代宦官实现了家族化。

中国的宦官其实有过家族化,宦官由于生理原因不能生育,但是他们会通过收养养子的做法延续自己的香火,即宦官可以通过收养儿子来组建自己的家庭,保证自己的身后的香火以及权力的继承。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宦官曹腾通过收养曹嵩组建自己的家族,曹腾之孙便是曹操。

唐代的宦官同样也是如此,只不过唐代的宦官的家族化已经遍布整个中上阶级的宦官。而且他们比较于东汉时期的宦官更具有进步性,他们会娶老婆、收养大量的小宦官作为自己的儿子通过这种比拟普通人的家族来实现宦官之间的凝聚力,加强自己在内廷系统的政治权力。

唐代后期比较有名的宦官家族有仇氏家族,仇士良便是唐代后期宦官家族仇氏家族的典型代表,仇士良的家族通过世代收养养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宦官世家。据《仇士良神道碑》记载仇氏家族的曾祖是仇上客,此后一直绵延至仇士良的父亲仇文晟,仇士良本人有五个儿子,其中四个是宦官,一个是普通人。其中以长子仇从广位居宣徽使为最显赫,其余诸子各有官职。此外宦官家族之间也会通婚,有一个宦官仇文义有养女6人,5人都嫁给其他宦官,以此扩大宦官家族之间的势力。

仇氏家族只是唐代后期宦官世家的一个缩影,此外唐代后期的权宦梁守谦、王守澄都是宦官世家出身,更有一些历代掌握神策中尉的宦官世家,比如杨复恭的家族,从曾祖杨志廉开始连续担任神策中尉。可以说宦官家族使得宦官的势力盘根错节,皇帝只能铲除个别宦官,却不能铲除整个宦官全体。所以宦官的家族化使得宦官牢牢占据了神策军的军权和内廷的政治权利。

唐代后期宦官政治的形成:没得选,只能让宦官成为皇权的保护者


结语:宦官政治的悲哀之处

唐朝的宦官看似控制了朝政,但是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们由于生理缺陷不能够繁衍子孙,这导致他们无法谋朝篡位,只能紧紧依附于李唐皇室,维护唐朝皇室的地位。而宦官的废立君主,从本质上讲只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贪图拥立君主的功劳。宦官即使有仇士良这样的大宦官,但他死后也只能接受抄家的命运。

宦官典军只是唐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们掌握禁军避免了外戚、权相、武将的谋朝篡位,而宦官们根本无法对于李唐王朝形成实质性威胁,保证了李唐王室的传承。这在历史上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为了利益可以弑杀君主,但是又必须屈服于皇权。这就是唐代的宦官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