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慈禧和武則天及呂雉三位女政治家各有何特點?

紅色知音


三人最大特點是:格局各不相同。

武則天格局最大,慈禧次之,呂雉格局最小。

一,先說說武則天。

鐵腕治理,深謀遠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三人中,武則天在位雖然不是最長,但是她的眼界胸懷,文治武功卻是最好,史稱“第一女政治家”,一點不為過。

她原是唐太宗的一個才人,號稱媚娘。太宗晚年,自知不久於人世,深信“武氏代唐”傳言,想讓她殉葬,為大唐江山,以絕後患。

媚娘自知不妙,主動到感業寺出家,打消李世民對自己的懷疑。

趁太子李治到感業寺之機,委身與李治。太宗死,李治繼位為高宗,入朝。清除所有情敵,最終位居皇后。

李治死後,武則天把國號改大周,採取高壓鐵腕政策 ,處死、流放不少反她的李氏皇族子弟,但並沒有趕盡殺絕。晚年讓位自己兒子中宗李顯。

她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太上皇。

武則天在位三十多年,基本延續了唐朝的基本國策,政治清明 ,重用賢能,如狄仁傑,張柬之等。

加強鞏固邊境防備,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穩定。

周邊諸國一直與大周延續經貿往來,互通有無,人員交流頻繁,互派使者。

日本之前叫“倭國”,居東方。據說武則天改其國名。“日之出,為根本”,簡稱日本。並贈送了大熊貓。

晚年 重用酷吏,造成了不少冤假錯案,民怨頗深。

侍男寵,壞綱常。

死後留有無字碑,所有功過是非讓後人評說,也許對她是最公正的評價。

再說說慈禧

工於心計,爭奪權利,排除異己,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有戰略眼光。

慈禧史稱西太后,二十六歲守寡。與東太后一起垂簾聽政。

聯合奕炘,剷除以肅順為首的 顧命八大臣,奠定鞏固了政治地位。

後來東宮太后暴斃。自己獨掌大權,統治清朝五十餘年。

慈禧初期,大力提拔漢族官僚,採取一系列,減負稅,恢復民生等措施,消除天平天國影響。

允許李鴻章,張之洞等人,開工廠,修鐵路 開展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

尤其是支持左宗棠新疆平叛,維護了邊疆穩定,國家完整統一。這點還是值得肯定。

統治後期,生活極度奢侈,甲午戰爭以後,在國庫進一步空虛情況下,為慶生誕,挪用軍款,大興土木。

庚子年間,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棄京西逃,百姓更是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晚年,迫於國內改革聲勢壓力,雖進行一些變革,但思想守舊,故步自封依舊沒變,有改革之名,無改革之實 。

最後說說呂雉

性格乖張 ,多疑善變,心狠手辣

劉邦常年在外征戰,呂雉與他聚少離多,她一人照顧劉家老小,但心中少有怨言。

可劉邦生性風流,在外面有不少女人 ,甚至和寡婦生下私生子劉肥。

這讓呂雉萬分難過 ,怨恨之心,與日俱增,但她隱忍不發。直到執掌後宮。

劉邦死後,為鞏固自己後位,籠絡人心,繼續重用開國文臣武將,加強邊境武備,延續大漢一些開明政策。

後期開始,排除異己,殺戮有功之臣,殘害劉邦的兒子和劉氏子弟,重用,世襲呂氏子弟。

最令人髮指的是,為了自己兒子能當太子,繼承大統,把劉邦寵妃戚夫人兒子如意毒死,把她做成“人彘”,供人展覽 ,這件事,驚嚇了太子,滿朝大臣也是心驚膽戰,一直為後世所詬病。

受封建儒家思想影響,男權社會女人干政,實屬不多,三人格局不同,對後世影響亦不同。至於是非功過今人早有定論。


原話歷史


🌹按照歷史的發展順序,評論一番呂雉、武則天和慈禧太后這三位女性政治人物。

📒呂雉:一直是有爭議、擅權干政的歷史女性;武則天:有作為的、名正言順的、唯一的正宗皇帝;慈禧太后:垂簾聽政48年、葬送大清王朝的罪惡“老佛爺”。

📔呂雉:

秦朝末年嫁予時任亭長的劉邦,是劉邦的結髮妻子。相夫教子,實為賢惠家婦,家務小日子料理得滿好。後隨丈夫劉邦出征,千辛萬苦,經歷了戰火顛沛流離的歲月。

劉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稱帝后,呂雉被稱為皇后,因劉邦為漢高祖,她也被稱為漢高後。劉邦駕崩後,又稱為皇太后。又因長期擅權干政,在歷史上被稱為——“呂后”。

高祖死後,呂雉臨朝稱制8年(公元前187—前180年)。據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所載:呂雉繼承了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在位其間,大肆培植外戚勢力,扶植重用呂氏孃家之人,削弱劉氏家族權威。導致劉邦遺言:“安劉氏之天下,非勃也”。

呂雉死後,周勃遵照高祖遺言,聯合陳平,用智謀剷除呂氏勢力,平定大漢,擁立劉恆繼位,史稱——漢文帝。

📒武則天:

武媚娘,武曌。唐高宗皇后。高宗體弱多病,生性懦弱,委託武則天攜助料理朝政,絕非擅自弄權干政。連續料理政務20多年,積累沉澱了治國理政的要務之術。

高宗駕崩後,武則天於684年正式名正言順、大大方方的稱帝,年號“光宅”,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連續執政21年,於晚年(705年)把皇權交予李氏家族後人唐中宗李顯。

武則天,繼承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政策,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做了奠基。史稱她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因武則天在政績上挑不出什麼大的瑕疵,野史中就在生活上肆意糟蹋她找了多少個男人。其實,男性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之外,還去摘花尋柳,一個寡婦女皇有幾個“面首”(男妃)何足掛齒!

📔慈禧太后:

葉赫那拉氏,八旗女子,滿族。咸豐帝皇后,同治帝(載淳)生母。

咸豐駕崩後,慈禧太后發動了“北京政變”,處死輔佐八大臣,開始了長達40多年的——垂簾聽政。直接控制了兩朝皇帝(同治帝、光緒帝),史稱——“老佛爺”。

慈禧太后當政期間,喪權辱國,與外來列強簽定了許多不平等條約,賣國求榮。使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代理人和工具,使原本領先世界的中國,逐漸地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境地。

慈禧太后,中國的罪人。伐盡南山之竹,傾盡東海之水,難以書寫完她的罪惡!罄竹難書,罪昭千古!

※※※※圖片說明:呂雉圖片①④;武則天圖片②⑤;慈禧太后圖片③⑥。4月14日於長春※※※※








笑看東籬


呂雉、武則天、慈禧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傑出的三位女性,都在男權社會中的政治舞臺上掌握著一定階段的國家最高權力。從這三位女性所處的年代上看,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呂雉所處的時代正好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初期,而武則天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期,而慈禧所處的時代正好是封建社會結束的時代,三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時代三位傑出的女性,自然決定了她們個人所取得的政治成就,以及她們個人的施政方略。

【1】呂雉。處於封建社會初期的傑出女性,在秦始皇建立大秦王朝後,劉邦帶領一班人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建立了西漢王朝,由於處於封建社會的初期,自然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存在一些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她們的執政方式。

呂雉的特點就是有能力、有手腕,但立足長遠的眼光不足,最終導致呂氏集團的迅速潰敗和滅亡。

呂雉在劉邦沒有稱帝之前不顯山不露水,是一位賢妻良母,誰也看不出她有治國理政的才能,但是當劉邦去世後,呂雉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凸顯出來,對於鞏固西漢政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比如繼續重要賢臣良將,延續劉邦的發展經濟的政策,政治上繼續保持清明的一個狀態,這都對於促進西漢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她也很有手腕,將戚夫人做成人彘,將劉如意處死。為了自己的私心,她不斷打壓劉氏子弟,不是殺就是貶,一方面鞏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他為了保持呂氏的地位,違背劉邦白馬之盟的曰誓,大肆封呂姓為王,將兵權交給自己的兄弟子侄,而且採取了“劉呂配”的方式,將呂家女子嫁給劉家子弟,以便監督劉家子弟的動向,保證自己大權的穩定。正是因為呂雉用了這麼多的手腕,而且沒有一個長遠的眼光,最終直接導致自己死後,呂氏集團迅速被滅的後果。

【2】武則天。處於中期的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為一個正統女皇帝。從李世民的才人,再到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則天可謂是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武則天的特點是:有能力,有膽識,有魄力,成就一代女皇。

武則天在重新回到宮中成為李治的妃子後,通過打壓王皇后和蕭貴妃,最終奪得皇后之位,在這個過程中,武則天一直受到李治的寵幸,而且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是武則天政治才能積累和培養的階段,李治身體不好,而正好給武則天參與政事的機會,幫助李治處理一些國家政事,在這個過程中,武則天的政治才能得到了鍛鍊和提升,為她日後成為女皇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李治去世後,武則天逐漸掌握了大權,並最終當上了女皇,在這個過程中,她雖然對李家子弟採取的態度和呂雉對劉家子弟的態度一樣,瘋狂打壓,也非常重視自己武氏家族人員的重要和提拔,鞏固自己的地位,但是她和呂雉不同的是,她在重用武氏的同時,並沒有全部依賴武氏,而是重用大批的賢臣良將,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和實打實的成績讓這些人為自己死心塌地的服務,所以,武則天最終建立起了雙保險,那就是武氏集團和一幫忠心於他的大臣。

武則天確實有才能,否則她的皇帝之位也不保,在她統治時期,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確實實現了很大的跨越,傳承了自李世民以來良好的發展勢頭,受到百姓的愛戴。

雖然最終被逼退位還政,但實際上在武則天的晚期,她的主觀意願也是要將權力交還李家子弟。

【3】慈禧。處於中國封建社會晚期的慈禧在這三位女性中,我認為實力應該是最差的一位,也許有人說因為她所處的這個時代是清朝晚期,再有能力也挽回不了大清王朝滅亡的命運,但是慈禧的現實表現也確實不如呂雉和武則天,她們之間的距離不是一般的大。

慈禧的特點是:有一定能力,貪圖享樂,一切以個人為主不顧國家利益,大清王朝滅亡的加速器

之所以說慈禧有一定的能力,她在當時大清所面臨的形勢時,確實為大清王朝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縱觀慈禧在國家危亡之際的種種做法,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極度奢靡之人,在面對外敵入侵之時,仍然貪圖享樂,為了自己享樂,不惜動用軍餉修建園林,為自己的生日慶生。在面對內憂外患之際,不想如何解決問題,一味採取鎮壓的態度,在面對改革,害怕失去大權,大肆鎮壓改革派,不願做一點點的改變。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只能是割地賠款苟活。雖然很多事情是慈禧自己解決不了的,但是她沒有一個大局的觀念和態度來對待,最終加速了大清滅亡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