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今社会已经很难出像金墉这样的大师了,你怎么看?

仁医刘郎YC


的确如此。把武侠小说写到登峰造极的,也就金古温梁了,金庸先生自不用说,排行老大。曾经的武侠小说,被人们称作司机小说,低俗小说,就是只有社会底层人物,例如开车的司机这样职业的人才看,很难登上所谓的大雅之堂,严肃文学之列。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武侠小说的地位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金庸先生小说的文学性,被大家慢慢的发掘出来,重视起来,跟着很多研究武侠小说的人出来,就像现在还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样,读者愈来愈发现,金庸武侠小说,自有它的一套价值观的输出,自有一个架空的武林世界的世界观。再说,金庸老爷子本就是一大学着,虽是武侠小说,但小说里充满了其他各种文化,道家文化,武术文化,武学,宗教文化,美食文化,诗词歌赋以及音乐等等。这跟老爷子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有关。金庸,原名查良镛,生在南方的世族大家,书香门第,家族中人才辈出,人文传统深厚。据查老爷子自己回忆,家里的藏书,不计其数。他从小就喜欢读书,也有足够多的书供他看。这是几十年前,想想现在的有些家庭,藏书过百本的都少见。这就足够体现出了查老爷子家的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他之所以一个人能撑起一份报纸,靠着连载自己的小说而成为畅销报纸,宣言阵地,靠的是纯实力。

看金庸大侠的小说,除了刀光剑影,江湖恩仇,诗酒歌词之外,以及背后的,其实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性,人情悲凉的反映。就像金先生最后的一部小说《鹿鼎记》,不单单是一幕幕热闹的景象,其实里面充满了各种人性的拷问。只有读到深处,似乎才可以读的出来。


拾级而上稳稳的上


如拥有深厚文化功底,还是可以出现的。


鸿鹄锦绣


这个问题应该拆分为两个小方面

首先优秀作品的出现不会局限于哪个时代,自人类诞生以来,每个时代都有其优秀文化作品的涌现,只不过文学形式不同。

例如周礼–秦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其适合的文学形式存在,而当今社会传媒的发达已达到质的飞跃,从这一角度看,“小说”这一文学形式似乎不及“视频”、“音乐”受众群体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快餐型”速食文化。而金庸先生的时代文化传播的媒介体主要是报纸,从这一角度看,小说这种文化形式确实比不上金庸的时代。

第二个问题就是问题里提到的“金庸式的大师”

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也就是金庸能够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的前提是什么?

首先金庸很博学,对历史的通晓程度不亚于哪个国文系教授。这一点,当今社会也有很多潜心做学问的人,只不过这种人在哪个时代都不算太多,但终归还是会有。但博学只是基础,能够结合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人性的思索,进行二次创作的人却不多。这一点,毛主席也具备。

其次金庸先生的成功具有开创性,其作品具有历史连贯性,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金庸式的武侠世界。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之后不会诞生另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创作者,只不过他的创作形式不一定是以小说的形式存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金庸先生有很强的民族情怀,能够借助自己擅长的载体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怀,且以通俗易懂的风格被广大群体所接受,这一点,以后如果能够出现和金庸先生相媲美的大师肯定也应具备。

金庸先生之所以能被称作“大师”,是因为其作品之“精”和“广”。毕竟惶惶几千年只诞生了一个“金庸”。

归根结底,正是因为金庸的出现“很难”,所以他才叫“金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