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内评课,要求只讲缺点不讲优点,你赞同吗?你怎么看?

上等文章


作为老师,我不赞同,这个学校校内评课的做法。我为何这样认为呢?有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缺的,老师上课也如此。

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无完人。这些无不在说明这个浅显的道理: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人类自身也如此,老师上的每一节课,更是如此。

就连,我们那些拿片酬几万、十几万甚至几百万的明星,拿着剧本表演,还能让观众找出各种毛病。何况,我们老师,没有学过表演专业,上过表演课呢!

可以说,无论是谁上的每一节课,是名师,或者是像我这样的老师,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我们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了那节课。

其次,这对上课的老师不公平,容易引起老师消极情绪。

每次,要上公开课,那个上课的老师,都会加班加点对教材进行备课,整理教案,制作相应的课件。有时候,在课件制作时,不会插入音频或视频,那个老师得请求同事帮忙。

这一番操作下来后,老师还要找其他班级进行试教,请来同年级的老师帮忙听课评课。试教完后,同年级老师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老师得重新对教案和课件进行修改。

老师,怀揣着不安的心,上完了公开课,终于可以放下心了。

谁知,在评课环节,领导和同事,却对自己的这节课一片吐槽!像开批斗会一样,这节课,被这些听课老师批得“体无完肤”。碰到如此情况,有多少人老师,会觉得心情舒畅,开心起来呢!反正本人,我就遇过这样的情况,那一两天,吃饭吃不消香,睡也睡不好。

试问,在这样的学校,还有多少个老师,敢踊跃报名上公开课呢?

最后,这样的评课要求,容易造成同事之间的矛盾,同事关系变得紧张。

每个老师,他都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校,要求听课老师只评缺点,那不是让听课老师在听课时,像拿着放大镜一样,在那里找那节课存在的问题吗?

在评课时,很多老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去评课,经常听到有老师这样说:“你这样上不对,是我上的,我就这样……”,讲着讲着,他才是最会上课的那个老师,其他人不行。

这不是,容易造成同事之间的矛盾吗?

总之,我不赞成这种做法。


小小溪学堂


这种只讲缺点,不讲优点的评课方式是要不得的!

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教师讲课、听课、评课,这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目的很明显就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年年如此,每学期如此,可是,一所学校的教师中,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教师能有几人?一切流于形式!

于是,领导改变了评课方式,就是题主所言的,评课只讲缺点,不讲优点。若干年过去了,结果一如从前!一言以蔽之,还是流于形式!

既然一切都是流于形式,那怎么评课,就无关紧要了!

不过,对于评课我还是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无定法,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权威的打压,学习了“洋思”,必须唯“洋思”为准;学习了“目标导引法”,那就一切唯“目标导引法”马首是瞻……这种要求步伐一致的教学方式,令教师感到不可思议又无可奈何,时间久了,自然而然评课也就流于形式!

还有一种现实情况,当今大多学校以分数衡量教师优劣,这一方面让领导在评课时,自然而然的倾向于教学出成绩的教师,纵然课上的并不怎样;同样对于成绩不怎样,课上的不错的教师却贬多于褒。另一方面,成绩好的教师,不屑于教师们中肯的褒奖;成绩差的教师,则无法理解上课的标准,以至于越来越不会教学,久而久之,一切流于形式,只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手段。

真正的评课,首先要肯定教师的努力,以肯定教师的优点为主;其次才是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也就是上课中存在的不足。

这样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长处,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打造百家争鸣的教学局面,而不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

如果只是讲缺点,只能让教师无所适从。老教师教学风格已经形成难以改变;新教师只有缺点,更加难以打造自己的特色!

所以,评课就应当实事求是,从上课老师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以评价者的标准去衡量!

一己之见,欢迎交流!


瑞丰131


教师上公开课和示范课,是学校教研教改的常规动作,如何去评价教师的上课,的确是考验听课教师智慧的事情,学校要求只讲缺点,不讲优点,也是有其独特的一面,偶看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对上课教师来说实则受益匪浅。

学校教师的中庸之道不可取

我担任了学校教导主任工作多年,我非常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 “静待花开,相约周二 ”的专题研究活动,每周二都会定期邀请教师进行示范课教学。但是,活动初期几周,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评课时,听课老师都是大唱赞歌,寥寥数语全是吹牛拍马式的假大空,有时候听起来起鸡皮疙瘩。

说起缺点,无非就是不伤大雅的套话:板书待加强,学生互动待加强,普通话待加强等等,这样好吗?有几次年轻的上课老师就反问,我真有这么好吗?做为主管领导,对老师的评课方式,我无地自容。

中庸之道在评课中盛行与中国人的人情思维大有牵绊。通过吹捧,表面上看维护了同事间的感情和友谊,大家一团和气,但是,细细考量,祸害无穷。

  • 祸害一:学校正义感荡然无存。一味的讲优点,忽略缺点,这是教学的一股歪风。从根本上来说,失去了教学活动的根本意义,教学活动更是失去了成长的肥沃土壤。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很不容易,我们的根本宗旨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寻找教师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素质的目的,大唱“东方红”等待老师的将不会是“太阳升”,而是“夕阳落”,慢慢地,学校教师的上进心将被这种吹捧式听课消磨殆尽。
  • 祸害二:阻碍了教师进步。明面上看,多讲优点维护了上课教师尊严,实则是将其“捧杀”,特别是对年轻教师危害更是无穷。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年轻教师缺乏教学历练,教学手段、教育技巧本就缺乏,急需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纠正。如果我们三言两语大谈其所谓优点,换位思考思考,他会喜欢吗?我看不见得,他(她)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学校教师正义感缺失,大家不愿意去提携帮助他(她),在这样的吹捧环境里面,年轻教师能够健康成长才是怪事!

根据以上实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就强调,严格要求年长的教师少吹捧,多找碴,学校教研正气之风蔚然形成。

倾囊相授,助力教师成长

上一堂示范课、公开课,授课教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学校的年轻教师上进心特别強,有时为了精心准备好公开课,制作ppT、书写教案到深夜是常事,有的为了完善课件,三番五次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全校年长教师无不为之动容。在评课中,老师抛下了所谓的面子,对年轻教师的不足进行精准的分析与指导,同时对他们的优点也进行褒奖。而所谓的赞美,我校教研活动基本上销声匿迹。

今曰的无情,明天的幸福。面对他们存在的的缺点,有时候我是三番五次批评指点,同时,反复跟踪,及至教师彻底改变。

在严格的管理氛围中,教师们成长很快,他们在市教育局的教学比武中崭头露角,多次获奖,他们书写的论文、总结能够及时交与我修改交流,经过精心指导,教师们成长迅速,每学期都有文章发表在各类公众号、报刊上。

结束语:

严是爱,溺是害。这同样适用于教师,为了教育的发展,为了教师的成长,我们要摒弃“捧杀”教师的评课行为,还教育一片净土,让教师健康成长。

不当之处,敬请指导。我是周学文老师,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