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而言中

  公元前495年,邾国国君到鲁国朝见,孔子的高徒端木赐(字子贡)在一旁观礼。按古时礼制,两国国君相见时需要授受玉器。邾国小,鲁国大,但邾君将玉器送给鲁君时头仰得高高的,而鲁君接受玉器时脸朝下俯,身段放低,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

  子贡就此下了结论:“这二位都要死了,鲁君先死!”

  过了几个月鲁君果然死了。孔子说:“赐不幸言而中,是使赐多言者也。”意思是:子贡在这件不幸的事上言中了,以后子贡这家伙大概就会说很多话了吧!

  这就是成语“不幸而言中”的由来。

不幸而言中

  事实证明子贡后来确实说了很多话,但孔子似乎并不喜欢多说话的人,他老人家自己就不太喜欢说话,不光不喜欢说话,还不喜欢写作,所谓“述而不作”是也。因为这个原因,搞得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没办法,只好把他生前说的零零碎碎的话编成一本《论语》,也算是对孔子的怀念。

  但这位子贡恰恰是以“言语科”列入了“孔门十哲”,所谓“言语科”,顾名思义就是言语特别突出。也许是因为子贡会说话,所以他生意也做得特别好,孔子所有学生中数他最富有,成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典范,子贡也成了中国第一代儒商。

  然而子贡最有名的还不是他成功的经商,而是一次杰出的外交。此次外交参与的国家之多,引发的战争之大,产生的影响之广,远远把战国时期的所谓“合纵连横”比下去了。司马迁高度赞扬子贡的此次外交,说“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我们回顾一下此次外交活动。

  当时齐国以田常为代表的田氏(陈氏)家族渐强,有了独专齐室之心,或许为掩盖用心,或许为转移国内矛盾,田常决定发动对鲁战争。我们知道鲁国是孔子的祖国,孔子决定派学生去阻止战争,保卫鲁国。子贡慨然应命。

  子贡首先到齐国对田常说:“你打鲁国这种小而弱的国家也太没水平了,要打就要打吴国才对,吴国才是天下强国啊!你想啊,鲁国哪经得起齐国打,仗很快就打完了。鲁国亡了国,贵国君臣就会很骄傲,从此就将忙于内部争斗,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可是打吴国就不同了,吴国是强国,不管你们打胜打败,齐国国力肯定要受到严重影响,你的政敌势力也要受到削弱,你不就可以从中渔利了吗!”

  田常说:“话是这么说,可是我军队都已经在你们鲁国边境上了,怎么办?”

  子贡道:“您就暂时驻扎在这里吧,等我到吴国去说服吴王伐齐救鲁,那样你们不就可以面对面打了么?”

  田常说:“好!我把军队驻扎在这里,先按兵不动,等吴军北上!”

  然后子贡跑到吴国劝吴王:“吴国这么强大,该北上与齐晋等国一决高下,做中原国家的霸主才对!”

  一句话就说到了吴王夫差心坎上,他没有哪一天不在念念不忘做霸主啊!但他又有点不放心越国:“要是越国趁机捣乱怎么办?”

不幸而言中

  子贡道:“无妨,等我去一趟越国,说服越王前来一同参加对齐战争,你还怕什么?”夫差非常高兴。

  接着子贡跑到越国游说越王勾践:“大王啊,如今吴国要北上讨伐齐国去了,吴王担心您捣乱他的后方呢!吴王有这个想法对你越国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勾践紧张地问:“那可怎么办?”

  子贡道:“无妨,大王只要对吴王卑辞厚礼,然后带着几千精兵跟随吴王伐齐,一来吴王的担心没有了,二来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吴王不管胜败,国力都要受到影响,这对你越国将来复仇不也是有好处的么!”

  一席话说得勾践如拨云见日,连连感谢子贡,表示完全按子贡的意思去办。

  接着子贡就回到吴国等待,果然勾践带着几千精兵和重礼来到吴国,卑躬屈膝地表示愿意跟随吴王伐齐,吴王至此对勾践的疑惑完全消除,而且在子贡的建议下,吴王还格外开恩让勾践回国,不必参加战争,“国不可一日无主”嘛。

  吴军就北上伐齐,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国,杀了主帅国书,俘获战车武器无数,齐国受到重创,陷入一片混乱,田氏趁机坐大,最后取代了齐国,实现了“田氏代齐”。

  后来吴王夫差又与晋国会于黄池争做霸主。虽然勉强做上了霸主,但夫差最为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之机攻破了吴国都城。听闻老巢被破,夫差只能匆匆回国自救,还不得不与越国讲和。自此吴国一蹶不振,后终亡于越国。越王勾践成了春秋时代最后一任霸主。

  令人称奇的是,这场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史诗级争霸大戏,似乎完全是按照子贡事先设定的剧本在完成的,齐晋吴越诸国无非是子贡安排出演的演员罢了。真所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也!而地处吴齐两大强国间的鲁国安然度过危机,神奇地保存下来了。

  如果孔子他老人家寿命够长,看得到这个结果的话,是不是又要摇头感叹:“赐啊,你又不幸而言中了!”

不幸而言中

  在孔子看来,春秋已经是礼崩乐坏,乱象频生,子贡的这番游说使得这些国家长年陷于兵乱,民不聊生,不是乱上加乱又是什么!孔子的原意只是让子贡保全鲁国就好,而子贡的这番“多嘴”却带来了上述这些强大“副作用”,恐怕并不是孔子愿意看到的。但是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接受了。

  另外不得不说,子贡的这番纵横外交完全是为了国家前途而没有掺杂一点个人利益,这与战国时期说客们为个人荣华富贵而掉尽三寸不烂之舌的做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