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是按揭贷款买房,假如房价大跌,资不抵债,银行会收房还是延期让客户继续还息?

四亿部落


不用去看美国的故事,就针对中国来说,房价下跌已经拦不住了,也不用担心银行没有准备好,相关措施早已到位。

因为中国必须保住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要挽救制造业,就绝不能让嗜血的房地产再蚕食制造业利润,所以甭管美国怎么宽松,国内只会一直紧缩下去,只有如此才能加强人民币的公信力,人民币国际化才走得下去,一带一路战略才能落实到位。

这里举几个银行早已准备好的标志性信息:

1、2016年开始,银保监会对所有金融业务展开穿透性审查,暴露违规资金去向。

2、2017年国务院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副总理鹤仙人挂帅,地位在一行两会之上。

3、2018年银保监会制定拆解影子银行的举措,影子银行的资金多数都投向房地产。

4、2019年银保监会严查涉房贷款,大开罚单。

5、2018年建行开展存房业务,已经进行两年。

以上可以看出,银行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四年,根本不怕房价大跌。

如果购房人还不上贷款,银行会首先通过法院做资产保全,将用作抵押的房产进行司法拍卖,你可以在京东和阿里的法拍页面看到全国各地的法拍房。

一般首轮拍卖会以评估价7折起拍,假如流拍,会再进行第二轮,价格调降,直到卖出。

如果有人拍下付款,金额足够偿还剩余贷款的话,问题解决,有富余也会给债务人,银行取走该取的部分。要是金额不足以抵偿剩余贷款,那么债务关系仍然持续,债务人还要继续偿还扣掉卖房款后的剩余部分。

当前因为受疫情影响,银行可以允许债务人适当推迟还款,但银行可没说要减免债务,只是早几天和晚几天的区别。

有的人总以为过后国内很快也会跟着宽松,基本属于幻想,起码三五年实现不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尽量保住工作不要失业才是最重要的。


侯眼金睛


国情不一样。老美最后的利润是那七八个人的,或者说是极少数人的,这样的话,经济环境和结果会出现大的波动。而我们国家是全民所有,人民当家做主,最后财富是国家人民的,这样全民维护这个制度与财富,社会安稳,财富稳定,各个行业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即便是我们房价下跌很多,也是暂时的,而经济向上利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既然大家有这样的共识,就没什么可怕的,房地产行业及银行都是国家经济支柱与命脉,都是受国家极大关注和关心,如果出现不好的迹象,国家会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导向,维持长期稳定。

因为银行只能从事与钱直接相关的事,其它事会委托给相应机构,因此,大跌时国家会有新的相关政策,也不是银行想干啥就干啥。银行会将少量房产拍卖,得够本,而大部分不够本不值钱的房子被扣押挂在那儿,等待房产的复苏,就像你提到老美老特的情况。

复苏后,银行再进行评估,与你算算账,希望你继续按合同还款,或给点小的优惠,帮助你恢复到以前正常状态。银行本身不想收你的房,毕竟收房对自己脸面也不好看。如果少量客户实在违规,只得收房委托拍卖。


源头世桓歌


房主和银行都会是房价大跌的受害者。

提问者的描述“资不抵债”,如果要达到“资不抵债”的范畴,那么房价至少下跌30%,也就是跌没了首付款。

  • 举个例子,假设总房款100万,首付30万,房贷70万。那么你的资产是100万,负债是70万,假设房价下跌30%,那么你的资产由100万缩水为70万,而负债依然是70万。

所以我们以房价下跌30%为限,分析下房价下跌导致“资不抵债”后,银行会采取的措施。

第一:房价下跌30%后,大多数的房主都会在“继续还贷”和“弃房断供”间左右徘徊。

一方面,除了总房款外,房主额外付出了装修费、房产税等支出,弃房意味着这些成本也会搭进去,而不弃房又面临着房价继续下跌、总资产继续缩水的风险。

这个时期银行也很纠结,因为如果收回房产,那么在房价下行期内很难变现;如果不收回房产,那么未来很可能会集中爆发房贷坏账。

所以,此时大概率银行和房贷客户会坐下来谈降息、免息甚至是延期还款的措施,毕竟银行不想爆发坏账危机,客户也不想失去房子。

第二:房价跌继续下跌,下跌幅度突破30%,继续向着腰缠甚至更大跌幅走去。

如果房价腰斩,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大批主动弃房断供的客户了。这个时候就不是银行一厢情愿和客户坐下来谈应对措施的时候了,假设“弃房断供”出现,房主主动弃房,那么银行也只能收回房产,尽量降低价格出售变现,变现后用于抵房贷。

但是此时房产变现后依然不能足额偿还贷款,资不抵债部分不是消除了,而是将会由房贷客户继续偿还!继续承担!

所以,即使房贷大跌,你敢“弃房断供”吗?

结语

第一:为了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银行经营,房价大跌是不可能出现的。

第二:房价下跌30%以内不会对房主和银行产生较大的冲击,不会大面积出现弃房现象。

第三:即使房价跌幅超过30%,弃房断供也是不明智的,因为资不抵债的部分还需要房主继续偿还。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