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自己有了兴趣,是不是就会认真的去探索和学习?

郡杙


是的,这个非常明显,之前,我们小孩喜欢英语,每天都主动要学。所以,真正的快乐学习,并不是放任孩子不学,不管,而是培样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相应的敏感期输入相应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兴趣的培养。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中接都没接触到,怎么可能喜欢?我们小孩,我都把值得一学的东西给他试过,比如,绘画,英语,古诗,等,但是他对古诗不感兴趣,我就停止了。2-3岁,我把可以报的兴趣班基本都给他报了,目前筛选出了他的兴趣。英语,棒球,游泳,科学实验。他完全不觉得是在学东西,就是玩游戏。

目前小孩4岁,这么大的孩子,本来就是玩游戏,家长没有给学习任务,只是培养兴趣。老师很重要,孩子喜欢老师,其实才会喜欢这个科目的学习。

其实对家长来说,要做的就三件事。

第一件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多让他接触,让他在其中感觉到快乐。

第二件是找个好的老师。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比较好。老师专门做这件事,教的还是比自己出马从专业上,从时间上来说好的多。

第三件是自己也要教,老师一周就上一,二节课,大多数输入还是要靠自己。

那么,我再聊聊如何找一个好的老师,什么机构什么的都是浮云,最后,孩子还是落在老师手上,所以,这几点非常重要。

1,老师要固定,不要经常换。

2,老师专业性要强,要有爱心。和小朋友互动比较好。这些家长应该感受的到的。

自己教如果有老师的配合,就事半功倍了,老师一周上2节课,家长复习就可以了。

小孩子,一次学习时间,15分钟以内就可以了、

当然,我以上内容是指幼儿园的小朋友。

另外,给大家科普下敏感期:

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某个时间段内,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

口和手敏感期

儿童口的敏感期是0到1岁的期间,主要是0到8个月左右儿童能准确的使用口。儿童不仅仅用口来吃东西而且用口能捕捉到所有认识到的事物。我们把这个关键时期作为儿童口的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作,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这是因为幼儿具有自然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感官敏感期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三-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动作敏感期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社会规范敏感期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阅读敏感期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而到了六-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儿童在成长中的某个阶段,只对环境 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事物, 这个阶段叫做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儿童 会毫无理由地 “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 趣而不厌其烦地重复,一直到最后因为这 种重复突然爆发某种机能为止”。


枫叶英语启蒙教育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什么是兴趣呢?

《普通心理学》给兴趣下的定义是: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这个定义的核心词是“积极探究”和“选择性态度”。

“积极探究”指自觉性;“选择性态度”指专一性。

所以从定义的角度说,小孩自己有了兴趣,一定会认真地探索和学习。

现实中的事例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发明家都是有兴趣心理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就拿在今日头条上的大人们来说,很多人天天在头条上写文字,皆是兴趣所致。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孩自己有了兴趣,一定会认真地探索和学习。


张旭语文



会的,孩子特别感兴趣的,就会主动认真的去探索和学习。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前段时间,给儿子买了一套故事书,关于主人公 佐罗力冒险的一系列书。一本故事书内容本身也不是很多,加工故事情节又特的吸引人。儿子收到,就特别喜欢,是真的很喜欢很喜欢的那种。甚至可以说是迷恋了。

有次晚上他阅读时间到了,不过,正好又赶上我有急事情要处理。就让他自己先看,回头我陪他在一起阅读。

等我回到房间里,他正在吃力的用自己学过的拼音拼读,还把不会的用笔圈起来。一遍一遍地朗读,直到读顺,才开始下一句。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妈妈,我睡醒了,你能接着给我继续讲佐罗力的故事吗?”我只好放下,自己手上的书,陪他继续阅读。到现在他都很喜欢那书,没事都会拿出来自己读。

有了兴趣,做起来就那么的认真。不用我们去强迫他也会主动去做,就会主动探索那些。


再有就是要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感兴趣。孩子们的兴趣很多,比如,他一会儿对画画感兴趣,一会儿对学书法有兴趣,一会儿又对武术有兴趣。这些他到底真正喜欢哪个,对哪个兴趣多,他就会长时间的坚持。如真不感兴趣,可能他今天说,明天就会忘记。

一定要确认是否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如果是,那么他就一定会认真对待。

而对于孩子们,他感兴趣,会去探索和认真对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缺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和正确引导。

且他的这个兴趣我们肯定也想他能一直探索和认真对待,所以,坚持。就是我们需要做的。坚持陪伴孩子,让孩子在他感兴趣的领域,越走越远。不负自己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