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到底拉低了誰的價格?

橘公子是我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其實小米並非拉低了智能手機價格,而是他找到了自己定位,做出了看似性價比高的產品


1.因為智能手機的價格並沒有被拉低,相反,智能手機的售價一直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的。這個結論很多人也許不服氣,但卻是實打實的手機價格從小原來 蘋果 三星 4999的價位段就是旗艦手機咯,已經是比較高價位產品了,目前動不動過萬元呢!

2014年,1000元以下價位段手機出貨量佔比高達50%,至2019年,這一價位段手機出貨量佔比僅為約10%;而2000+價位段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比則從20%上升到了50%。

這是一個行業變化的大趨勢,而非品牌變化趨勢。曾經1999我們能夠買的產品和而今的1999不可同日而語,或者說,曾經的五六千元的旗艦機,現在三四千,甚至一兩千就可以買到,且體驗更好。

這是一個行業變化的大趨勢,而非品牌變化趨勢。

也許會有米粉認為,14年的時候紅米已經把智能手機價格拉低了,所以從14年開始計算的數據並不靠譜,我們來看另一份數據:

也許會有米粉認為,14年的時候紅米已經把智能手機價格拉低了,所以從14年開始計算的數據並不靠譜,我們來看另一份數據:


2.原因千萬條,核心有三條:


3.

第一、足夠激烈的商業競爭帶來的價格戰;

第二、產品普及、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大幅度下調;

第三、電商發展帶來的渠道變革,互聯網的成長到來的信息傳播的變革,由此帶來的全新的互聯網模式對傳統模式的衝擊。

好吧,我知道這個問題是米粉提的,希望得到的答案是:小米拉低了智能手機的價格,小米讓窮人用上了好手機,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可惜,不是。

但小米手機對於中國智能手機的發展依然是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


3.

從這個角度出發,八年前的小米和去年的mate20pro的意義是一樣的,mate20pro以5000+的售價做到比7000+的三星note9配置或者說表現更佳。

不同的是,小米當年靠的是商業創新,把競品3000+售價的產品硬是做到了1999的售價,且還能盈利,這是本事。而華為mate20pro則是自己聯合行業研發競品沒有的東西去提升品質,從這點上出發,華為相較於小米是更進了一步。

對的,關鍵詞是品質,不是低價。

如果我們能夠確定這一點,那麼2016年小米輿論的反彈和2018年小米輿論的再一次反轉就變得理所當然了;那麼,華為在P20pro之後聲譽迅速提升,在mate20pro之後達到巔峰也就理所當然了;那麼vivo NEX之後,vivo從被唾棄到受人追捧,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科技公司的核心是產品,靈魂是技術!



數碼急報


小米粉絲總是在說沒有小米,就買不倒便宜手機,小米手機拉低了手機均價,這話對,但也不全對,原因如下:

第一,小米手機當年憑小米1的橫空出世,憑著中國互聯網飢餓營銷,憑著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憑著千元機的性價比,打響靠充話費送手機的第一槍,把蘋果,三星,諾基亞高額賺取中國用戶利潤的時代爆破了,把中國山寨機都掃向歷史的塵埃,可以說小米手機的成功是國產手機品牌的一個豐碑,小米深入人心的就是良心企業等等,這是功績,是事實,不容抹殺,我也承認,

第二,但隨著中華酷聯的解體和hov的崛起,小米依然還站著歷史的豐碑上過著性價比的自豪,就不能願諒了,隨著華為靠著技術的厚積薄發而覺醒,隨著ov藍綠廠也重視研發新技術而重新包裝,但小米手機靠著低價玩著互聯網飢餓營銷的老把戲已經過時了,創意的紅利時段過了後,後勁不足,技術不創新的弊端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能因為你搞性價比,你便宜,就要求華為,ov都也便宜,要知道沒有華為殺入5000到一萬的高端市場,那麼手機高端利潤永遠都被蘋果和三星把持著,還被國外廠商賺取著中國用戶的高額利潤,而現在至少華為高端成功了,不僅在國內三星用戶吸收大半,還在國際與他們撕殺,如果說小米是中國性價比第一品牌是成功,那麼華為走向高端也是國產手機品牌的成功,大家都要寬容看待,

第三,小米說手機只賺5%利潤,不能憑這點攻擊華為吸血,事情要兩面看,華為憑啥高端,賺得更多,因為賺取的利潤要研發,要不停的創新,要一直帶給大家黑科技,如果華為也不思進取了,也靠便宜取勝,都在2000元以下靠降價撕殺,華為還能活下去嗎,還有資格上美帝黑名單嗎,再說,什麼年代了,還靠比硬件比參數來賣手機嗎,三星蘋果華為哪家品牌這麼宣傳了,靠的是體驗,新技術,品牌溢價,所以別人高價不是原罪,只要用戶認可,就有道理,如果華為哪天mate和p系列真賣2000元左右了,你不會認為拉低了華為手機價格,反而認為是買到了假貨,

綜上所述,小米沒有拉低哪家手機價格,也不要攻擊哪家手機賣貴就是賣智商稅,既然他賣得貴還能賣得多,就證明他不是錯的,難道那麼多人都是被收了智商嗎,各家做好自家產品定位,面對不同用戶賣不同價格就好了




金陵觀察使


從整個時間維度來看,小米沒有拉低任何手機的價格,現在連小米自己的價格也要飆上去了。

但是小米確實是手機中第一個打造極致性價比的手機品牌,這也是最初小米引起巨大關注的重要原因。

小米1的售價1999元並不算低,同期的榮耀8860以及中興的U880、聯想的樂Phone都是熱門手機,榮耀8860售價與小米1保持一致,中興的U880是千元機,樂phone則賣到2000元以上,但是後三者的配置都比不上當時的小米1。

這裡著重談一下售價千元內的中興U880,這部手機在當時非常暢銷,論配置也是十分給力,定位是入門級,而中興定位中高端的手機是U960系列(2011年11月上市),這部手機售價保持在了2500到3000內,但是配置卻依舊沒有同期(2011年10月上市)的小米1配置高,但是價格卻貴了近千元。

此時哪個手機最接近小米1的配置呢?

先來列下小米1的配置:

是的,先不說高通SOC,此時的4GB+1GB就是絕大多數手機都無法逾越的。

同期的榮耀8860配置高通驍龍M8225,4G+512M,其他配置與小米基本一致,售價也與小米一致。

而與小米手機配置基本一致的是三星I9100,這部手機採用4GB+1GB的存儲規格,SOC採用Exynos4210,其他基本一致。

但是這部三星手機上市售價高達4999元!

此時市場上的高端機主要是蘋果、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HTC等,同為安卓系統的主要是三星、HTC、摩托羅拉。

但是三星手機的高端機價格下來了嗎?

HTC更是一直到死都維持著高售價!

所以說,小米是拉低了國產機的售價嗎?

但是問題在於國產機的價格其實是從往高走的,華為這個例子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從低端一路做到了高端,價格更是一路飆升,哪裡看出來被小米把價格拉下來了?

彼時的國內市場主要是國外品牌把持的,國外的高端機價格從來不低,低端機價格也能覆蓋到千元內,例如三星I5800就是一部低端入門機,售價千元內,如下圖。

HTC同樣也有低端機價格並不貴,雖然這些入門級機性配置十分低下,但是相應的價格也確實都在千元內。

在小米入局手機之前,國內的主要份額還是中華酷聯,但是主要是中興和華為,這兩者的手機性價比其實也非常不錯,當然是相對國外手機來說。

小米入局之後,大家發現原來旗艦級的手機配置價格居然也能下來,一窩蜂的都想要小米,小米這個品牌也是一炮而紅。

但是問題在於,同期的三星、HTC有降價嗎?

其他系統的諾基亞、iPhone有降價嗎?

國產手機有降價嗎?

都沒有……

那小米手機拉低了售價的錯覺是從何而來的?

主要是因為隨著小米模式的誕生,國內出現了很多模仿者,包括華為、中興等都模仿過小米,增加了大量的性價比機性。用戶用更少的錢買到了更好的配置,而原本這些更好配置的手機在價格上是不會這麼低的。

但是性價比機性肯定會影響自家手機的品牌形象,所以華為是將榮耀獨立出來專門做性價比機性,中興成立了nubia,聯想除了ZUK手機……總的來說都是一個套路。

不過OV從來都不為所動,在初期一直都是低配高價,但是銷量依舊十分不錯,而後期開始出性價比機性的時候已經是最近2年的事情了……

所以,某種意義上,小米確實拉低了手機的價格,使得用戶能夠享受科技的美好。但是單純籠統的說拉低了當時手機的售價,這顯然是不太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