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妆品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品牌几近消失

各大商场的黄金位置几乎全被美妆柜台占据,化妆品的利润惊人是尽人皆知的秘密。可是一般没人注意到,美妆产品基本八成以上都是国外品牌。


国产化妆品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品牌几近消失

如今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外资品牌霸榜,国产化妆品基本销声匿迹。更严重的问题则来自外资品牌的全面冲击。
国产化妆品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品牌几近消失

尽管遭遇压力,上海家化已经算是国产化妆品商中的佼佼者了,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已经被外资品牌所主导,国产品牌早已沦为配角。​
国产化妆品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品牌几近消失

据上海家化去年年报中所引述的一份第三方研究报告:2015年百货店前二十品牌中只有上海家化的佰草集这一个国产品牌,而且排名仅在第8,其他19个均为来自欧美和日韩的外资品牌。简单的计算,这前二十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58.6%。去除上海家化佰草集2.80%的市场份额,则外资品牌占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至少在55%以上。下图百货店前二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国产化妆品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品牌几近消失

世界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再度出手,拟以65亿港元收购近几年在面膜行业如日中天的本土品牌美即,这是继小护士、羽西之后,欧莱雅在中国市场收购的第三个本土日化品牌。美加净、熊猫、活力28、小护士、羽西、大宝、丁家宜……多年来,一个又一个曾经名噪一时的本土日化品牌都接连投入了外资的怀抱。
国产化妆品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品牌几近消失

与外资合资或直接被外资收购,似乎成了本土日化品牌难以摆脱的命运。外资巨头为何热衷于收购本土日化品牌?本土日化品牌又为何走不出被外资收购的怪圈?那些委身外资的本土日化品牌而今的命运又是怎样?
国产化妆品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品牌几近消失

四大品牌市场地位仍旧,但增长乏力2015年总销售额最高的四位依次是:兰蔻(Lancome)35亿元,雅诗兰黛(Estee Lauder)34亿元,迪奥(Dior)22亿元,香奈儿(Chanel)18亿元,它们继续保持着高档化妆品界的领头地位。但四大品牌的增势极弱,其中迪奥(Dior)和兰蔻(Lancome)分别有7%和2%的微涨,另外两品牌则微降。另外,从单店产出来看,四大品牌都出现10%左右的下滑。这与它们90%以上的业绩来自于百货公司渠道,而百货公司去年普通业绩下滑的状况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