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和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用户7688161655364


祥子:给我的印象就是。他来自农村,立志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经过多次挫折后愿望还是完全破灭,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憨厚能干、坚韧好强的他变成了懒惰、自暴自弃、狡猾的祥子。他是底层社会市民的代表,他的悲惨经历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他的悲惨经历在现在社会也是存在的,现在也不乏缺像祥子这样的人。

严监生:活得卑微。老大严贡生的官司事件和王氏病死重议立偏房事件上看出他是个胆小懦弱,前怕狼后怕虎的人。弥留之际,伸出“两个指头”,把他吝啬的性格描绘的淋漓尽致。


拾遗迹


这个跨度有点太大了。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两种身份。容我整理一下语言。

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这个人物很矛盾。吝啬到肉不舍得买一斤,快死了舍不得吃人参,不挑掉一根灯草就死不瞑目,而他偏偏家财万贯。从这几点看他可以说是吝啬鬼的祖师爷。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妻子去世时肯花掉四五千量银子,送给妻兄一人一百两,临死前还送给那衣冠禽兽的哥哥二百两。这样一个人能说他吝啬吗?说是败家子也不为过吧。总之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很像现在的一些老人,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宁可坐公交走很远,去买几斤打折的鸡蛋。可买起没用的保健品,什么健康设备,又开始不把钱当钱了。

祥子这个人,我对他的理解,就是一个普通人,怀着梦想去闯荡。但是三起三落后,没了梦想,磨去了棱角,彻底堕落了。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如何让一个人彻底沉沦。给他希望,然后让他失望,再给他希望,再让他失望……几次下来,这个人就会彻底沉沦。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百折不挠的人台稀少了。


老黑杂谈


祥子是老舍所著的《骆驼祥子》中的人物;而严监生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分别说一下两个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


祥子,健壮结实,这可以从老舍对他的外貌描写中看出来。

先看一下他的体格,“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无论是身量、筋肉、胸、背、肩都显得他特别壮实。

再看一看他的装束,“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装束毕,露出的是“出号”的大脚,是不是也给人很壮实的感觉呢?

最后看一看他的脸,“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处处透着健康的模样。

综上,祥子给人印象是健壮结实,结实到什么程度呢?连祥子自己都认为“他很像一棵树,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严监生,极度吝啬,这可以从他死前伸出两个手指的经典动作中可以解读出来。

他“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那时,严监生已经病得说不得话,于他的侄子、家里的奶妈都去猜两个手指头的意思,但都没有猜中。只有赵氏猜中了,赵氏知他生死时刻,仍然心心念念的是节省再节省,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这让他很是心疼,多浪费呀, 一茎灯草就够了。赵氏挑掉了一茎,严监生方才断了气。

再对比严监生一辈子所积攒的财产,“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典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真是觉得严监生这样的富翁,为了两茎灯草,迟迟断不了气,实在是有些滑稽,也更加突出了他的小气、吝啬。

能够表现严监生小气、吝啬的地方当然很多,但临死时刻,伸出两个手指头的事例真的太典型了,让人印象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