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为何上很少提及“元曲”?

三冬姑娘


其实并不是很少提及元曲,而是与唐诗宋词相比较,唐诗宋词由于绝大多数句子整齐、短小韵味十足,非常容易记忆。

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体现了自古至今唐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优势,就连宋词也难以和唐诗媲美。

元曲主要流行于元代,由于朝代太过短暂,所以可能影响度真没有唐诗宋词那么深远,所以造成了人们的一种假象。

实际上元曲由于时代的因素,也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曲目,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关汉卿的《四块玉·别情》,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还有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可谓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

我们再来体会下元曲的魅力所在。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翰墨中原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元曲是中华民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在民间广为流传,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元曲以北京和杭州为中心在南北地区开始流行。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又有较大的灵活性。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它既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又直指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元曲描写爱情也比诗词泼辣,大胆。

元曲对于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元曲有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但也有人把王实甫替换了郑光祖。

元曲的代表作有《窦娥冤》,《墙头马上》,《汉宫秋》,《倩女离魂》等等。元曲有许多非常好的作品,读元曲不同于读唐宋诗词,要有耐心,因为元曲篇幅较长,且不易记,但一旦深入其中,便难以自拔。


独吟黄昏


采撷十首元曲,请君欣赏: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〇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一一【元】倪瓒《人月圆》

鸞輿三顧茅盧。漢祚難扶,日暮桑榆。深渡南瀘,長驅西蜀,力拒東吳。美乎周瑜妙术,悲乎關羽雲殂。天數盈虛,造物乘除。問汝何如?早賦歸歟!

一一【元】虞集《折桂令•席上談蜀漢事因賦短柱體》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一一【元】陈草庵《山坡羊》

題紅葉淸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淸淸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一一【元】盧摯《沉醉東風•重九》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一一【元】贯云石《落梅风》

雲山有意,軒裳無計,被西風吹斷功名淚。去來兮,再休提!靑山盡解招人醉,得失到頭皆物理。得,他命裏;失,咱命裏。

一一【元】劉致《山坡羊•燕城述懷》

倚栏杆不尽兴亡,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远树云烟渺茫,空山雪月苍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

一一【元】张可久《折桂令•和酸斋韵》

靑薹古木蕭蕭,蒼雲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

一一【元】張可久《天淨沙•鲁卿齋中》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掐玉箏?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一一【元】张可久《凭栏人•江夜》

山色投西去,羈情望北游,湍水向東流。雞犬三家店,陂塘五月秋,風雨一帆舟。聚車馬關津渡口。

一一徐再思《梧葉兒•革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