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得了重病,你是愿意每天生不如死的活着还是安乐死?

于野洋


说一个真人真事。于娟,山东济宁人。上海复旦大学年轻有为女教师。1979年4月出生,2011年4月去世。生命终止于32岁。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一个四十岁男人的妻子,两个六十岁老人的女儿,她的离世,给亲人、朋友留下太多的遗憾与不舍。

——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2009年12月,于娟被确诊患了乳腺癌晚期,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用心血留下了70多篇“生命日记”。这本由日记集结而成的书《此生未完成》,是她留给父母、丈夫和女儿的牵挂,是她留给知心朋友们的叮咛,更是她留给千千万不曾相识的读者的警醒和告诫。

她在博客上说: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句话看得我泪如雨下,我俩同年,同样是父母的女儿,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疫情之下,感觉父母对我特别依恋,一个多月不能见面,老爸每天早上必须打电话,问问是否吃早饭;老妈每天晚上都视频连线,问问这一天柴米油盐的琐事。等到先生出门执勤,我必定每周送去蔬菜水果,七八十岁的俩个人就争着下楼去取,为的是在小区门口看我一眼,说几句话。

父母爱子女的心,儿女永远都赶不上,我内心就更觉得亏欠二老。把这些和上中学的女儿聊,就能看到她的变化。老爸让我在网上帮他买两本书,说给我钱,女儿马上说:给自己爸爸买书还要钱,那是不孝,不用给,就让我妈买!语气眼神动作一套下来,如行云流水,弄得我特别感动。书邮到了,放到小区门口的超市,她又立刻穿衣服去取,一改往日的懒惰。

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其实,这些浅显的道理,谁都懂。然而,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于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遗余力地向我们传达着一种思想,那就是活着的意义。以向死之心去活着,是勇敢人的活法。


春风化雨稚心暖



如意吉祥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如果是二选一,我选择安乐死,既然是生不如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连累家人。浪费医疗资源,要真到了那一步,安乐死是最好的选择,只可惜我们国家到现在还没有立法安乐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