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觉得山东大学怎么样?外省人民呢?

陆兴毕


山东大学在山东本地来说,绝对是拿得出手的学校。我们要看一所学校“怎么样”,不能只从主观的角度看,因为主观的变动性和局限性是非常大的。应当从其办学实力、学科实力来入手看,这才是真正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学生的学风、业内认可度、深造认可度以及教学资源。

1、院校专业实力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且基础学科具有极强的实力。

山东985工程大学(含211)有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还有1所211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目前看,山大仍然是山东的一哥,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从历史来看,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山东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并不突出,且山东大学这两年负面消息不断,但是山大的学科发展其实可以用“欣欣向荣”来形容。甚至不夸张的说,山大目前正处于几十年来最好的时期。


首先,山东大学在各个高校排行榜上都十分被看到;

其次,专业实力不断上涨,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共4个(化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药理毒理学),进入前1%的学科总数达到18个。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药理毒理学、工程学5个学科绝对排名位列全球前100。而今年取消自主招生,改为了强基计划,山大和中国海洋大学也同样在强基计划名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2、院校教学资源

山东大学现在共有教授1246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受聘为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7人、讲座教授15人、青年项目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1人、教学名师5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入选者15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90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8人。


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总体来说,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


3、地理环境

山东大学目前有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区(中心校区、洪家楼、趵突泉、千佛山、软件园、兴隆山、青岛校区和威海校区)。


从地理位置上,我国目前三大经济强势地区,在东部基本上呈现南北中三等分格局,从北至南分别是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在三个等分区域之间,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两个地区便是山东半岛以及福建区域,台湾省回归后福建水涨船高,而山东扼守黄渤海,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位置得天独厚。

山东省或许经济的活跃程度比之南方已经出现了差距,但是在北方,山东经济发展还是可以起到代表作用的。山东是北方所有省份中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省份,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无外乎地位置、基础建设以及资源丰富程度,另外就是山东的全域发展模式。目前山东在国内应该是城市发展相对比较均衡的省份,比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省还要均衡(当然,在经济增速上和广东还有很大的差距),省内16个地级市,除了日照因为地域面积比较小以外,其他15个城市都位列全国百强城市名单当中,这足以体现山东的城市均衡,山东目前实行的改革,各个城市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发展关系。


不过由于整体的产业架构依旧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大企业、国有企业;在新一代的革命中,几乎没有山东的身影。在环保的压力下,山东经济发展已经开始放缓,也正是如此,2018年提出了新旧动能转换。

最后,山东省内的资源比较丰富,不管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非常不错,既是产粮大省,也是工业大省,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山东的经济没有江浙粤活跃,是因为山东前些年没有抓住新型行业的发展机遇,但目前山东省已经意识到自身不足,除了优化工业以外也在努力补齐第三产业,未来产业综合潜力爆发,山东肯定会再上升一个台阶。


山东作为排名第三的经济强省,又是教育大省、强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本省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没有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大学的发展是很受限制的,上海交大和西交大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两所学校师出同门,但现在的发展是上交已经远远超过了西交,已经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了。


如果继续拿山东和广东来说明,可能比较容易理解:山东与广东有很多相似点。都是人口近亿,都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发展区域,山东形成了山东半岛都市圈,广东形成珠三角经济圈,并在打造世界级的粤港澳大湾区;大企业比较多,双中心,山东有济南青岛,广东有广州和深圳。当然,两个地方的差距非常大,而且广东已经率先完成了产业转型,而山东,就像上面说的,还在路上。


舒伯生涯学院


我是山东人,山东人肯定认为山大是省内最好的大学,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但是,跳出山东省来看,山大的状况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山大的槽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全国排名越来越靠后。山大也曾经辉煌过,排名一度接近前几,但是这些年早就掉出前十,而且呈不断下滑的态势。

第二,近亲繁殖现象比较重。作为山东的门面大学,山大把山东的人情关系体现的比较到位,我以前的导师说,考研的话,如果你能考上山大,那么你的能力可以考上全国任何一所大学,可见山大的屏障。

第三,疯狂扩建的校区。现在很多人都戏称山大为山大房地产公司,没有人知道山大到底会有多少个校区,是准备每个市一个吗?如此分散的校区,怎么整合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最近最为全国人民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山大的“学伴”制度,再加上近期青岛的外国人防疫插队事件,可以说让山东在全国成了出了名的“缺钙”。山东的好客精神被一定程度的曲解了。

其实山大就是山东的一个缩影,山大近些年来的表现就是山东发展状况的一个体现。山东的思想问题突出,而大学就是思想的策源地,等哪天我们看到山大重新成长起来了,那时山东的发展就真正进入良性轨道了。


看言值


作为山东人,觉得山东大学,大而不强,不褒不贬。但是从给外国人配学伴的事件后,从此对山东大学一生黑。堂堂985怎么能那么不要脸,拿着山东人民的纳税钱,不干人事,枉为9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