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怎么看?

这说科技


感恩您的问题!

其实每个回答都是提问时的语境,换句话说古人提到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是劳作时,书生自然和武夫比力气的。

但是我们知道人类文明的传承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文字,人类的文明绝大部分是由“文化”作为载体进行传承的,而书生恰恰是文化的耕地者!

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类都是通过文人,向文化、文明日益精进而升华,所以文人作用可谓非常有用!但同时,过于侧重文人的作用,则也会陷入失道的境地!例如过于追求文化,推崇文人,那么容易生出二元对立,富贵,美丑出现,就容易出现家庭和社会矛盾,就是道德经提到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茸…”,所以到时即可而止,是中道!

感恩阅读,希望有帮助!


天道酬之于勤


《杂感》·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诗人愤愤不平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不被重视和生活的穷困、苦闷、无奈之情。而在当下的知识社会,没有真才实学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让自己的知识和社会需求接轨,是书生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曦阳Zzz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的古代社会非常流行。这句话出现和流行的背景和古代社会的生产力低下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特别是在生产力和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大部分人都从事农业。而这也要求劳动力要有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以适应农耕的需要。而书生由于常年读书,无法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对家庭重担不能很好的分担,所以才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需要纯体力的工作在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械和智能化替代,而这却要求人的素质要整体提高,即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要有一定提高才能胜任。所以,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已经过时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们一定要多掌握各种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代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