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家长学了些对孩子的正面管教,却总说没用?

用户64537308


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所以才需要专业的人士介入帮助家长,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辅导机构的老师一用就有效,而作为家长的却总是用不出来或不成功呢?

正面管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前提是什么?家长操作的初衷是什么?

可以这么说,家长就是奔着失败去操作的。许多家长并不是在内心里很认同所谓的正面管教,所以他不会百分百的照着做,而是只使用他看到过的招数操作,一遇到问题就立马放弃,方法是有效的,却没有遇到对的人使用。这不是批评家长,这是理解家长的思维模式是固定不易改变的,所以面对新事物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连自己都没有说服就草草的尝试。在心理学有句话,凡是试试的都是为失败做准备的开场白,家长可以不相信这个魔咒的力量,但我们已经是不止一次的见证了家长们的验证。

正面管教的内在核心是如何做到正面的影响,难道只是简单的做一件事情吗?当然不是,这个正面是需要家长先对自己的行为背后的逻辑进行修正的,不修正折结果就是失败。为什么一定会失败,因为你是以改变孩子的目的操作的,你的认知中用了就应该让孩子马上有实质的行动变化,当你发现孩子没有变化,你就已经判定了无效。所以,遇到没有什么耐心的家长,你很难帮助到他实现好的教育模式更新。我们一直在强调,家长的行为模式改变了,孩子才会受到影响而改变,孩子的观察力是全家人中最强的,特别是对情绪的观察,家长可能按标准说了话,做了事,但态度上没有同过去有明显的变化,小孩子会很快认同你的改变吗?即使孩子马上看到了父母的变化,她也会选择观望一些时间看看,毕竟家长又不能是第一次尝试改变了,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见,孩子需要时间来验证家长的诚意。所以,最先需要改变的是家长而非孩子本人。

家长的学习过程应该同孩子的学习过程相仿,所谓的学习可能只是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很少见到家长会特别用心的体会新的教育信息的重要意义,很多人一听说是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心就已经抵触起来。孩子容易改变,而大人是不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的。正面管教要想快速的见效,家长必须要全身心的配合上面的理论对自己先改造一番,让自己在改造的过程中体验其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正面管教的坐谈会特别多,就是想通过大家讨论的方面来放下自己的架子,心诚则灵。


造梦小兵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我虽然是个教师,从小就给女儿一个信念:读书、学习听老师的,父母不管、不帮、不要求。

家庭教育起码应包括两点:1、家长、包括所有家庭长者的身教。是否夠一个正直、上进、负责、守法⋯的正常人?这会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与镜子,父母本身三观不正,下一步的言教,虚假无比!2、有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有认真实践的执行力。

教育是天长日久的过程,尤其是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课堂、上课的时候、教案、作业⋯但却用生活的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孩子:三岁前就巳知听话,六岁时已知是非好歹⋯这种教育是走在孩子成长前面的。

而不是家长一时性起,想学学邻家孩子的教育法。或者恶性已成,想引进一些教育改变之。

孩子来到世界,是一张白纸,家长天天在画作,六岁以后,送进学校。在学校教育的起点上,孩子已千差万别。


被叫作黄老师的1948


“教无定法,教要有法”,如果家长不能学会变通,所有的教育方法再他们眼里都是没用的。

家长学了些对孩子的正面管教,却总说没用?也许他们并没有正确理解正面管教教育的真正意义。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也许家长很容易看到管教孩子不能惩罚、不能娇纵,他们做到了避免这两个问题出现,但是怎么管教孩子他们依然很茫然;

也许家长们知道了教育孩子需要和善而坚定,但是如何恰当地做到和善而坚定依然无法应付自如。

如何正确运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教育孩子?我想家长至少应该做到这几点:

1、控制情绪。

太多家长容易带着情绪对待孩子,或者因为孩子而情绪失常,在这种状态下,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不太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只有控制住情绪才有可能和善。

2、客观理性。

许多家长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培养出怎样的孩子的,只希望孩子集所有优点于一身。他们却忘记了人无完人,孩子不可能承载他们所有的美好幻想。

这些家长也不知道进步需要时间,改变需要过程,急于求成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只有处理问题保持客观理性,才能坚定。

3、善于反思。

有的家长从不反思自身问题,也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问题,盲目以为自己学了点皮毛就可以应付孩子,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把问题推到孩子身上,或者质疑“正面管教”的教育方式。

4、静待花开。

教育是极为慢效的行为,教育效果也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渐减弱。遗憾的是很少家长能够做到润物细无声,没有耐心静待花开,也不会有细心去捕捉孩子的细微变化。

妈咪老师认为,只要你做到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无论哪一种教育理念,你都会认为非常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