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黄金周“花钱买罪受”?

刚刚过去的十一中秋长假旅游数据出来了。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黄金周“花钱买罪受”?

此时此刻,除中国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没有摆脱疫情的阴影。就在14亿中国人放松休假期间,有一些国家的疫情严重反弹,感染数创了新高。这种极其鲜明的对比,很难不被舆论关注并加以阐释。有外媒称,全世界的推特用户都被中国黄金周这些照片“震惊”了。“5亿中国人正在度假,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仍在梦想度假”。这正是在中国已被很多人批评的“震惊体”。而国内也有不少声音,充满自豪地强调这种对比,用以说明中国抗击疫情的伟大成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恢复,需要这些积极的声音。

十一期间,我一家三口跟团从北京去了一趟贵州旅游,是6.37亿人次中的一份子。我们2号出发,6号回京,一共5天行程,有不少切身体会。深感这些宏大而简单的数据往往会忽略亿万游客的真实感受,而亿万游客的真实感受,或许比数据更重要。坦率地说,这次旅行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期待中的美好体验,反而是糟心事遇到不少。作为一个普通的游客,相信我的经历有着很大的代表性。因此今天就说一说这个话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黄金周“花钱买罪受”?

第一个深刻体会,就是人太多。这本不应该是意料之外的,但我们多少还是抱有一些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很快就被景区人头簇拥的场面所击碎。人太多,旅游就一定会变味了。这一趟我们带着孩子,第一要务成了保障孩子安全地从景区出来,根本没有多少心思去欣赏景区,放松心情。一天下来精疲力尽,真的比上班还累。

在各个景区,我都问了工作人员或商户一个问题,平时人多不多。他们都回答说,不多,有的景区平时游客甚至少得可怜。这个回答和我心里预想的差不多。这就是一个突出的不平衡问题。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的一个刚需,如何更科学地分配这个巨大的内需,不仅会实质性地提高旅游体验,还有助于景区的长远健康发展。

我在想,可否实行错峰放假呢?现在中国有三次长假,五一、十一以及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个长假是不能动的。五一和十一长假,可否做出调整。在总放假天数不变,甚至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由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季度错峰放假。我知道兹事体大,需要主管部门调查研究后,才能做出相应调整。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去突破的方向。

第二个深刻体会,就是游客的平均素质不高。因为人多,素质不高的情况又很容易被进一步强化。这也是一个老问题,在旅游的时候,是十分突出的。因为几乎在每一处景区,都会遇到排长队的情况,大家的耐心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推搡,抢占,插队等各种不文明现象很常见,让人的心情变得糟糕起来。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黄金周“花钱买罪受”?

这次我们还有一个糟糕经历——把包还给弄丢了。在一个著名的5A级景区,我们把包落在景区内的大巴座位上,转车到了下一站,大概20几分钟后想起来,马上去找景区的人。景区的工作人员说,景区内有200多辆大巴,确实也不好找。对此我们表示理解。那时候已经下午5点,整个团要赶往100多公里外的下一个景区,我们只好先跟着团先走了。我们的所有证件都在那个包里,包的特征也很明显。我们觉得应该能找回来。但是第二天打景区的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导游说,可能是他们把电话拿起来了,让外边打不进去。我查到了景区所在地镇政府的电话,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通了,意外问到了景区安保负责人的手机号。我找到了那个处长,这位处长的态度倒是挺好的,说,一定会帮我们找一找。第三天中午,景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先说了一下他们的努力,然后说包还是没找到。这时候,我们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转而一种失望的心情。那个包里并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只是证件都在里面。丢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只有一种可能,被别的游客拿走了。试想一下,如果被人捡到后交给景区,然后再给我们,那又会是一种欣喜呢?或许对游客的素质,本来就不该抱太高的期待。

第三个深刻体会,就是团餐太难吃了。本来贵州美食非常多,随便一个小店,炒几个小菜,很便宜,味道也非常好。但是导游带我们去的团餐,真的是很难吃,极大破坏我们对贵州的印象。这些地方都是跟旅游公司长期合作的。有一顿饭,鱼还是臭的。团餐的费用,并不比我们在外面自己吃便宜。另外,黄金周期间,各种费用都比平时要高好多,性价比很低。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黄金周“花钱买罪受”?

这次从贵州回来,我暗下决心,以后不再在十一去旅游,第二就是不再跟团,因为体验实在不太好。在网上看到各种景区拥挤的照片,不禁叹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花钱买罪受?这背后是一股多么强大的消费需求,如果满足好了这个需求,于国于民岂不都是一件美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