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 训 感 悟


培 训 感 悟


2020年由翁旗委组织部和党校举办三期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在下午的急雨中结束,我的心像雨打芭蕉,在滴滴答答中感受心闲的美妙。我想:这种感觉真好?
此次培训班地址选在了离城区很远工业园区,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事务的烦躁。地址偏远幽静遏制了学员中途逃课最大的可能,授业恩师来自市旗内外善讲大咖,有精准扶贫政策的宣讲(张磊)、有讲如何与媒体沟通技巧的(杨彦东),有讲关心关爱干部心理健康辅导的(王莹),有讲如何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赵秀春),有讲认识信访特点,做好信访工作的(潘昌赋),有讲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的(王晓勇),有讲创意农业(江泽),林林总总,台上讲的兢兢业业,神采飞扬;台下听得不亦乐乎;无论是否入脑入心,但环境让大家安下心来,静养也罢,学习也罢,但那时那刻众学员放下心里包裹,在这方相对隔绝地理环境中,聚在一起,一起听,一起聊,一起感受,然后在课余时间闲聊交流,不论家长里短还是水榭歌台还是国家风云,那时那地大家感受到了相遇的美好。
而我,感兴趣时聚精会神听听课,困了就眯会,烦了就抄会闲书,有想法就稀里哗啦写上那么几页。很安逸、很悠闲,没人在乎,没人在意,一个人的时光一个人度过。在无人理会的方圆里,我发散的心神,让我记下思考的味道。此次培训思考如下:
一是党校或学校究竟应该摆布在哪里更能利于学员学习和思考。遍观古代和教育发达国家,真正能塑造灵魂的教育圣地都体现一个静字,一个幽字,一个美字。也就是所谓环境塑造人才。古有岳麓书院等四大书院及产生智者的古寺禅院,近有知名美国高校所处多为乡间僻壤例证,这些触发思想灵魂的地方,必定是环境优雅,必定是远离世人烦躁,是花园,是修炼理想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产生思想大师和灵魂巨匠。这也就是当前颇受诟病无解的钱学森之问?急功近利,教育为经济服务,学区房大行其道。试问?教育接触到铜臭就完全变了味道,就变得浮躁,所以出大师出巨匠就难上加难,俗话说板凳需坐十年冷啊,而我们连真正几十分,几天,几个月都无法全身心投入啊。
我想,学习就应该是学习的样子,而不是给谁看,给谁作秀。当年孟母三迁的例子仍有启发意义。因此,我从今日选址玉龙工业园区培训,突发思索,突发拷问?党校或者教育圣地究竟应该放置在什么地方更有利于教化?党校作为干部净化心灵之所,远离市中心,闹市,曾有人提议搬迁山嘴子五中,但我认为应该更远,比如花果营子林场或西拉木伦河岸的某地,选一个真正利于修行的地方,山清水秀,没有嘈杂,又断了学员逃课的念头,面壁思索,静水禅心,打坐反思;其实学习就是一个修身的过程,就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己是一个人的过程。所以环境很重要。要塑造一个促进人思考的地方,方有利于出思想家,出大家。

二是培训带给了我一个发自内心疑问?我们究竟忙什么?为谁忙?都有意义吗?答案萦绕在我心里更多的是否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忙来忙去,到头来,一切成空,来也匆去也匆。正是这忙锻造我们时代浮躁和急功近利。而现在把大家从四面八方、各条战线上聚起来,封闭起来,我们才知道,我们根本没有自己想象那么重要,你所谓那个平台离开了你一样转动,一样发展。大家在一起,不论学什么,听什么?不论是否精彩?是否有用?不议论,不诽谤,想听就听,不想听就自己偷偷走神,想着自己的小秘密,锻造自己的小宇宙。这样不妨碍,不讨嫌。
三是作为学员,大家都一样,没有了日常的距离感,等级和尊卑衙门感,同一片天空,同一个课堂,同一个老师授课。不自卑不自傲。给自己寻一个心态超然的平台,看淡一切。想想人生倏忽几十年,争争斗斗,巴巴急急,委曲求全,有几人能超脱,所有烦恼,所有苦难都是自己找的,所谓庸人自扰之。所以,既然组织给我们一个净化心灵的平台,那我们既来之则安之。认真享受,想想人生能有几次这样安安静静的时光,此时此刻外在的光环都已不重要,参与到一起,拍拍身上泥土,我们曾经一起来过。
四是要珍重生命中每次给你经历,无论你烦还是厌倦,那都是你人生必然插曲,好好体会,好好感受,好好思索,好好书写。这又让我想起旗里举行的大会小会,参会的除了几个真正有心之人,其余都是陪会,应付差事,没有把他当做学习的舞台,没有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没有用你的大脑去思索。大家懒散惯了,对于会多大都觉得没用,敢怒不敢言。但我认为,是真的没用吗?肯定不是,是我们心态扭曲,是我们没有从内心学习的高度去认识我们曾拥有机会,得到了不珍惜,得不到反而可惜。对于人生给我们参与各种会议,我们不计较,形式很重要,仪式很必要,不开会,仅靠文件传达效果更不好,开会,大家坐在一起,聚拢人气,让大家时不时走到一起,认识一下,别忘了各行各业你的存在,提振信心,聚合权力。所以我赞成能多给干部聚在一起机会,让大家融洽一下,心心相映一下。
就说到这吧,说的乱,但我想,既然经历,就记下吧。(丛金龙2020年6月29日晚整理)

培 训 感 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