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叶柿岩理想村开园到2020博山琉璃双年展闭幕,举办地点颜神古镇(原陶琉古镇)迅速挤占各大媒体头条,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热门目的地。
“陶韵琉光,新旧融合,见惯了城市的喧嚣,能在这里守住一方宁静,细细品味历史的厚重与山间之美,真乃一大幸事。”世居于此的博山市民孙先生提及颜神古镇,忍不住慨叹连连。他告诉记者,自黄金周以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来品味、度假,每天组织儿童集体参观的团队更是不胜枚举。
在窑火千年、积蕴深厚的颜神古镇—古窑村,有千亩老工业遗存的断壁残垣在静待旧城改造或是文化保护的命运审判,对于任何城市决策者而言,都很难抵抗即期超高利益的诱惑。而博山在没有明确这片残垣下的土地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时,却表现出了令人称道的定力:作为鲁中地区重要的老工业遗存,在没有先进的理念和一流的设计开发方案之前,宁可“留白”等待。
残破不堪的老工业遗存原博山陶瓷厂层给博山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地阻碍:脏乱差的遗存令游客避而远之,而厚重的文化又建立在遗存之上,若不能合理开发利用,振兴当地文旅产业只是一句空话。如何有效发掘博山传统工业文化精髓,打造深度博山文旅,成为摆在博山决策层面前的一个“两难”的问题:仓促开发,万一不能体现老博陶印记,必将失去工业遗存文化的精髓;稍有迟疑,博山文旅又将缺少关键的文化载体。
既要及时有效开发老工业遗存,更要在现有技术手段和方案中,将老工业印记展现的淋漓尽致,博山区用“分段开发”和“留白”的耐心,巧妙破解了这个难题。
新旧深度融合窑火传承不灭
重新打造的颜神古镇——古窑村及其周边还留有13座古圆窑、300多座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民居,陶琉企业有100余家。由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在此兴建的“颜神古镇”项目,依托古窑村及周边现存的陶琉工业遗存,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打造了一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度假及产业小镇,赋予了古窑村新的服务功能。
谈及“颜神古镇”的设计初衷,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明曾坦言,博山是一座让人一眼看不懂的城市,博山厚重的文化积蕴和价值,需要用最合适的载体“翻译”出来。
“颜神古镇—古窑村是世界级文化遗产,作为齐文化最重要的一种体现,一定要防止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当地文化,打破传统文化僵局,改变当前的文化与空间应对的错位局面,让项目重新回到资源上。因此,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去了解颜神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与当地众多国家级陶琉大师沟通交流,又用了两年时间反复研究重现细节。而在真正重建启动后,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建成现在的局面,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古窑村印记的保留,而目前的成果仅仅只是达到了预期的百分之三十。”
如是,颜神古镇—古窑村的护改开发充分迎合了博山文旅发展的内涵,保留了博山陶琉文化的精髓,采用顶级设计和施工工艺,在保留博山陶瓷厂五车间的旧貌基础上,大胆加入现代化元素,新旧碰撞交融,场馆内又有精美的陶瓷和琉璃展品,让游客有了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传承陶琉文化彰显博山魅力
博山古称“颜神”,以孝妇颜文姜而得名。颜文姜孝行感天动地,其后殁而成神,当地百姓为纪念颜文姜,把她生活的地方命为颜神,把穿城而过的河水命名为孝妇河。颜神在金朝的时候,已经和北方相距百里左右的金岭、张店一道,并称为淄川县三大重镇。明代顾炎武曾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把景芝镇、兰陵镇和颜神镇称为“齐鲁三大古镇”。而浴火重生后的颜神古镇—古窑村,注定会成为提升博山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对于打造永不落幕的陶瓷、琉璃产业,促进博山文旅产业发展,打造淄博文旅的龙头、标杆和典范,无疑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走进颜神古镇—古窑村,从外部设计到内部构思,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在“博山陶琉艺术季·2020博山琉璃双年展”期间,博山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山陶瓷琉璃中心主任刘莲静对举办地颜神古镇—古窑村给予了高度评价。刘莲静说,从护改开发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件与世界接轨的艺术品,是衔接厚重历史与现代科技的桥梁,极大地提升了博山文旅形象。
刘莲静坦言,自研究博山历史文化以来,自己从未见过有像颜神古镇——古窑村这样能够将博山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建筑,因而,颜神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必然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景阳 成建强 姜涛 见习记者 李振兴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