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如果擁有現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還會分田到戶嗎?

目前農村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弊端已經凸顯,國家開始鼓勵和提倡農民通過合作社等新型農村合作組織重新組織起來,農民合作社方興未艾,新型農村集體合作成為未來的一種趨勢。與此同時,網絡上關於集體還是單幹哪個更有利的討論也十分熱烈。拋開集體和單幹孰做強孰劣這個問題,我們大膽地假設一下,如果四十年前擁有現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我們還會選擇分田到戶嗎?我想,對於這個問題的分析會有助於我們對集體和單幹問題的理性思考。

四十年前如果擁有現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還會分田到戶嗎?


當年分田到戶實行家庭承包的直接原因是,糧食產量太低,農民吃不飽飯。而當時農村又基本上沒有什麼產業,種糧是農民唯一生活來源,農民生活艱難。而產量低的問題,人們往往是歸結於當時集體生產的大幫哄,農民生產積極不高,一些農民出工不出力,集體生產養懶漢。那麼,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呢?我們對比一下當時和現在的農業生產技術、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

當時的生產技術、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農村集體生產時的農業生產技術、生產條件相當落後。從種子上看,幾乎沒有雜交品種,傳統的作物種子產量低,不耐密植。從技術上看,完全是傳統的農耕技術,千百年來一樣。從肥料和農藥上看,幾乎沒有化肥,主要靠農家肥,後期生產隊能分配到掌上明珠尿素,除草全部靠人工,病蟲害防治的手段也是幾乎沒有。從機械設備來看,當時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後期公社裡逐漸有了些大型拖拉機。

這樣落後的生產條件下,集體生產使僅有的少量畜力和集中統一使用,播種後還要經過三鏟三趟田間管理,農閒時還要組織農民做農田基本建設,農民的勞動強度很大。農民出工掙工分是唯一收入來源,而產量提升緩慢,農民收入極低,生產積極性自然不高了。


四十年前如果擁有現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還會分田到戶嗎?

現在的生產技術、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

從上世紀餘十年代初開始,良種出現了,雜交品種的廣泛應用使糧食產量躍上新的臺階。大量進口化肥的使用又讓糧食產量提到了新的高度。除草劑的使用讓農民再也不用去田間除草了。機械的廣泛應用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不僅大大降低了農民勞動強度,更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農民那點承包田只需一兩個人春種秋收兩茬活兒就完成了,其餘大半年基本是閒著沒事。

我們再把幾個年份的糧食產量做個對比。

1949年我國糧食總產1.1億噸,人均208公斤;1950年全國分田到戶第二年,糧食總產達到1.3億噸,增長18%,人均239公斤;1957年糧食總產1.95億噸,7年增長50%,人均302公斤;1981年糧食總產3.2億噸,比1957年增長68%,人均324公斤。1984年,分田到戶第三年,糧食總產突破4億噸,2013年突破6億噸。

上面數字可以簡單看出,新中國之後糧食總產持續增長,似乎與分田單幹和集體生產沒有多大關係。而眾所周知,家庭承包後的增產更重要的貢獻因素是良種、化肥和農業新技術,與農民的責任心和積極性也並沒有太大關係。相反,許多農民已經不太在乎自己田裡產的那點糧食了。

四十年前如果擁有現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還會分田到戶嗎?


回到我們的假設上來,如果四十年前擁有現在的農業生產技術、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一個村的地幾個人咱就可以了,根本用不著大家一起起早貪黑地下地幹活。由於是機械作業,勞動工貢獻容易量化,生產管理也可以實現智能化,完全可以規避出工不出力和偷懶等行為。其餘的剩餘勞力村集體還可以組織其他生產,發展鄉村產業。如果集體經濟搞得好,農民吃得飽,還有工作掙錢,這樣一來,大家還有必要分田單幹了嗎?

如果是我,我是不會願意單幹的。換做您呢?您怎麼看?

請在留言區發表您的意見。

山寨農夫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