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當年都能攜手抗擊疾病,中美為何不能?

香港《南華早報》4月14日文章,原題:冷戰對手都能攜手抗擊疾病。面對新冠危機,中美為何不能呢?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當前,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需要把國家間的競爭放在一邊。


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應該是一個例子,提醒人們注意國家不合作時會發生什麼。當時,各國通過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來謀求國家利益,如美國1930年通過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促使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最終加劇了嚴重後果。
指望戰略競爭在疫情期間消失是不現實的,但此類問題可以擱置。即使在冷戰最激烈的時候,蘇聯和美國也知道合作符合雙方的經濟和公共衛生利益,如在20世紀50年代合作開發小兒麻痺症疫苗,60和70年代合作消滅天花。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已經明確表示,中美必須“聯合起來抗擊這個危險的敵人……當在國家層面和全球範圍內出現裂痕時,那麼病毒就勝利了”。
然而,就在中美兩國本應為共同利益而攜手合作的時候,雙方的分歧再度出現,戰略和經濟競爭仍在繼續。在技術領域,華盛頓以安全問題為由,欲阻止華為主導全球5G的推出。華盛頓可以說是冒著經濟自殘的風險。中國電信在美國的活動也正在受到審查,儘管該公司自2007年以來一直持有美國運營牌照。在中美兩國需要合作的時候,華盛頓做出這樣的舉動似乎很奇怪。
上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說:“這場危機不分國界。每個人都會受到傷害。”每個人都需要“共同行動起來,保護生命和生計”。中美應放下經濟上的爭鬥,通過合作減輕一場不分國界的大流行病所帶來的經濟衝擊。▲(作者尼爾·金伯利,喬恆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