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時代如何寫好格律詩詞?學這些東西還有用嗎?

深圳鄭海洲


學習格律詩詞當然是有用的,而且對於一個想寫好詩詞的人來說,應該是必須掌握的,因為這算是詩詞創作的入門知識了。

如果不學習詩詞的格律,寫出來的詩詞就算壓了讀音的韻或意境比較好,也不能算是標準的詩詞,充其量只能算打油詩,所以學習詩詞格律非常重要。

想要寫好格律詩詞,首先得了解詩詞的格律,調配好平仄。不管是五言、七言,還是詩、詞,都有自己的平仄要求,只有合乎要求,才能算得上是一首標準的詩詞。

其次就是多讀、多背、多寫。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平時多讀前人寫的好詩詞,不僅能鍛鍊自己的鑑賞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能培養自己的語感和韻律感。

遇到好的詩詞也可以背下來,平時最好也能多背背詩詞,增大自己的詩詞儲備,寫的時候也不至於沒有墨水,別人的詩詞也總有能夠借鑑學習的地方。

讀完背完還不夠,還要學會運用到實際中去,正如陸游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自己平時多寫也很重要,就像學樂器要勤練習,寫作要多寫文章,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自己創作的過程也是鞏固加深平時所學的過程,寫的多了,自然而然就熟能生巧了。

還有就是多蒐集一些古代的別稱、雅稱,比如月亮又稱嬋娟、蟾宮、玉盤;天空又稱碧落、蒼穹、天宇等等,最好是能夠多記幾個下來,等到運用的時候就能寫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詩詞來。

如果你想認真深入的學習詩詞格律,那你需要買幾本比較權威的書來看一看,個人比較推薦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詩詞格律概要》和塗宗濤先生的《詩詞曲格律綱要》,都是不錯的版本,王力先生的更為簡明扼要,塗宗濤先生的更為詳實。

關於詩詞的押韻,一般需要《佩文詩韻》和《詞林正韻》,網上應該能下載的到,不管是平時還是寫詩時都可以多看看。


蘇鶴辭


世界上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有始而終的,有盛到衰而轉變的,格律詩也一樣,它也逃不出這一定律,就是你不樂意接受這個事實,仍然拽著格律詩的衣角不放,也不會改變它走向沒落的命運。

格律詩的出現大概是在唐朝後期,也就是說唐朝中葉以前是沒有平仄格律之說的,最起碼是不重視平仄格律的。格律詩的繁榮與盛行是在唐朝以後的宋,明,清時期,一直到五四運動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新體詩的出現才打破了這種格局。

新文化運動的異軍突起,打亂了舊的教育體制下的條條框框,對格律詩的衝擊是相當嚴重的。年輕人喜歡自由灑脫的新體詩,他們和平仄為架構的格律詩在中國大地上展開了激烈的碰撞。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就是現在的各個媒體包括頭條號上也在進行著你來我往的較量。

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感到困惑不解,就是意境與格律相處的問題,都說意境重要,那在嚴格的平仄格律的約束下意境還能發揮到極致嗎?發揮不到極致的詩還是好詩嗎?

又有人說了,也會有既格律又意境的好詩出現,那問題又來了,一匹千里馬你讓它邁著方步走,它還是千里馬嗎?你既要它是千里馬,又要它按照規定的步數來走,這不是很矛盾嗎?

既然要平仄格律那意境必然受損。那又有人說了,意境與格律發生衝突時,平仄要讓位與意境,這種說法對嗎?不按立的規矩辦事,規章制度形同虛設,這種思維確實讓人難於理解。

其實格律詩是在文言文的基礎上而延伸出來的一種文化表現樣式。當現在文言文不受推崇的情況下,格律詩的處境也顯得非常尷尬,年輕人寫格律詩的越來越少了,這是實情。

的確,格律詩是與地方文化相沖突的,古今格律也有相悖的問題產生。地方用聲用韻,古今用聲用韻都不能很好得銜接起來。就連文壇大佬巨匠也感到無奈和困惑,這說明無人能得到正宗的格律精髓,也無法得到。所以說學寫格律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想學好更難。

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社會的快節奏和煩燥的人們情緒,還有與世界接軌的大環境下。格律詩大廈的傾倒是必然的,也是無法阻擋的,但是它也是在迴歸初衷,是去尋找唐以前自已的原始樣子。

值得讚揚的是,現在一些捍衛格律詩的文人墨客們,仍揮舞著格律大旗在那裡籠絡人馬,以圖東山再起,畢竟它也是華夏文明的所在,中華瑰寶必須有人來繼承。

隨著時間的推移,格律詩也會經過由盛到衰的過程,這是事情發展的必然規律,誰又能阻擋,盛行了多個朝代的格律詩也將會隨著東去的江水,匯入到滾滾的歷史長河之中。





玉蝶侵梅


首先聲明:我不是行家裡手,回答這個問題只出於所愛。

至於如何能寫好,拙見不過—備三多。—備:先要備有《詩詞曲律常識》類書籍,《平水韻表》,《詞韻表》,《詞譜》等工具書。三多:即—要多讀,唐詩、宋詞,尤其是其中的名家精典作品,從中體會方法要領。二是要多實踐,也就是要敢於動筆,勤於動筆。三是要多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和素材。

至於有用與否?這個問題這麼說:如果你期待以此得到什麼,如名啊,利啊什麼的,那或許寫這些東西是沒用的,坦白的說:現在巳不是詩詞求功名的時代。如果你只想以此來丯富自己,以此訴說自己的心聲,陶冶自己的性格,那寫這些東西是有用的,你會如願以償地得到昇華和快樂。

—句話:只要你有這份愛好,入得門來,就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