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岱怎麼突然消失了?諸葛亮死後蜀國資歷最老的差不多就是他了?

富元製作


個人以為,在蜀漢中的將領中,馬岱的存在感並不強,所以也算不上消失。馬岱最有名的一次閃光點,還是藉助魏延實現了。魏延何人,武力與智商皆在線的一位蜀漢大將。可以說,蜀漢立國後,僅次演義小說中威風八面的蜀漢五虎將,也就是魏延和姜維二人了。可以說,正是魏延之死,才讓這事件的終結執行者馬岱一下曇花一現。也許這次事件頗多爭論,才讓人對馬岱之後的去向關注起來。

馬岱是一個存在感不強的將領


馬岱是馬騰兄長之子,馬超的從弟,也是西涼馬家軍重要一員。

馬岱出身的西涼馬家軍都不是一個以智取勝的團隊,而馬岱以馬超堂弟的身份,按說也屬於馬家軍重要成員。正史中,對其軍中的描述很少,而他最出彩的恐怕也是在魏延事件中的出手。

所謂亂世出英傑,三國紛亂中,正史記錄中的馬岱的出場記錄不多,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其能力有限。而實際上,馬岱的命運更多和馬超交織著。

但是與其相依為命的堂兄馬超,反曹操,造成父兄被曹操所殺,後率西涼兵投張魯,識時務歸蜀漢,雖說也是有些個人實力,但“背父叛君”“虐殺降將"的形象恐怕也是更讓人詬病,以忠君,仁德自稱的劉備恐怕並不喜歡這樣的例子。而在漢中,他與張飛、吳蘭被曹軍擊敗,征戰表現也難讓劉備滿意,以至於後來征討東吳劉備都不帶這位以勇著稱的大將。

古代朝堂上,都存在著派系權力爭的微妙,蜀漢也是。作為馬超兄弟的西涼軍馬其實歸蜀漢最晚,而其之前種種不低的割據身份名望,也直接影響著馬超以及其堂弟在蜀漢中的軍事政治地位,劉備是要用,但心中對於其人品顯然有疑慮,所以並沒有重用。《三國志》說“

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才是馬超馬岱們的真實表現。馬超以壯年47歲而亡,可見馬家軍歸屬蜀漢後多麼的抑鬱呢。

馬岱的歸途


作為唯馬超馬首是瞻的馬岱,能力也談不上不出眾,自然更難有出頭之日。馬超死後,他只能也是無根浮萍,隨波逐流,直到成為楊儀轄屬。直到歷史的選擇,成為魏延之死的執行者。

然而這又如何呢,史書中,公元234年,不過一句“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再無下文。

這句記載,多數人們可能最關注的重點只是楊儀與魏延,關心著他們的私仇,關心的是到底誰有叛心,誰會去看馬岱曾是馬超之弟呢,這不過是一個無法把持自己命運且軍事指揮能力平庸的人。

而證明其平庸最有力的證據則是再次出現的一次史書記載。

公元235年 ,“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領兵出征魏國,卻失敗被斬千餘人的恥辱,讓他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斬魏之功都暗淡了。

頗有意味的是,同年,馬岱追斬魏延的的上司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之後又自殺而亡,這似乎可以說明點什麼。

十三年春正月,中軍師楊儀廢徙漢嘉郡。夏四月,進蔣琬位為大將軍。 《 三國志 蜀書 後主傳》

結語


朝堂之爭從來都是殘酷的,對於馬岱而說,馬家軍之首馬超壯年早逝,魏楊之爭不小心又成了其中的參與者。第二任首長又被貶,同年自己兵敗。在蜀漢後期,他無法證明自己的能力,消失在蜀漢歷史中也是正常的。

有意思的是,馬岱官封至平北將軍 ,他的刀下鬼魏延為鎮北將軍。在其後的雜史記載中,雖然沒有馬岱的出現,但卻出現其後人的記載。

馬京,漢將馬岱後也;世為黎州宣慰司。初,獻賊入蜀,以蜀人易制,惟黎、雅間土司難於驟服,用降人為招誘,鑄金印齎之。京時年十六,擲印於地,誓不屈 …… ----《小腆紀傳》 卷第三十五

從其後人的敘文中看,馬岱的傳家之德還是頗值得稱讚的,至少子孫為忠義之輩。可見馬岱最後在蜀漢的結局中,還算不錯,一直有血脈傳承,且有世襲之功,在四川算是安了家。


書劍談


馬岱,馬超從弟,因殺蜀漢名將魏延而出名,但他並非在殺魏延後突然消失,而是在獨領一軍“北伐曹魏”被擊敗後,才退出歷史舞臺的。

按理來說,諸葛亮、魏延等蜀漢元勳死後,馬岱確實屬於蜀漢資歷最老的元勳之一,但並非唯一,如:還有李恢、馬忠、宗預、廖化、張翼等老臣。

不過,在“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蜀漢後期,人才相對匱乏,馬岱本該有更多大顯身手的機會,反而突然消失,究竟是為什麼呢?

站錯隊、跟錯人、賭錯事,是馬岱“突然消失”的源頭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漢中爭奪戰中,自馬超、馬岱隨主將張飛攻打武都、陰平兩郡時,被曹洪、曹真、徐晃等魏將聯手擊破後,馬氏兄弟在蜀漢基本就成了擺設。就連“夷陵之戰”這樣的舉國大戰,劉備也沒有給馬氏兄弟參戰的機會。

最終,造成馬超鬱鬱寡歡,不幸身患重病,死於夷陵大戰的第二年,年僅47歲,正值壯年。對此,有學者推測,馬超的死很有可能與劉備將其邊緣化有關。畢竟,對於一個大將來說,不能沙場建功,絕對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之後,馬氏兄弟在蜀漢過得可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一點,從彭羕與馬超喝酒時,因其對劉備不滿,而發牢騷。結果,馬超擔心是劉備派彭羕來試探自己,隨將彭羕的話如實上報劉備,於是造成彭羕被逮捕囚禁,而馬超也落下了一個小人的汙名。可見,馬超的日子過得有多麼的謹小甚微。

雖說,馬超臨終前上書劉備:“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三國志·馬超傳》)本想求劉備能夠重用從弟馬岱,結果次年劉備就死在了白帝城,那有機會去關照馬岱。

同時,馬岱既不屬於荊州派,也不屬於益州派,更不屬於劉備起家時的班底勢力。所以,馬岱很有可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投靠了楊儀,欲藉此梯上升,並且也等來了機會。

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楊)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234年10月8日,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前,將兵權交給楊儀。當魏延父子奔逃漢中時,楊儀不派姜維、張翼等將追擊,而是派馬岱,馬岱又欣然前往,說明他們的關係應該較為密切。

表面看,似乎諸葛亮有將接力棒交給丞相府長史楊儀的趨勢,當時的馬貸應該也是這樣認為的。結果,當楊儀回到成都後,才知道諸葛亮已將蜀漢權力的接力棒交給了蔣琬。因此,心中不滿,竟然對費禕吐槽說:“當年我要是帶兵投靠曹魏,豈能落魄如此。”那知,費禕卻將此言秘報朝廷。結果,楊儀被廢為民,流放漢嘉,後又自殺。

顯然,馬岱看人的眼光不咋地,完全是站錯隊、跟錯人、賭錯事。畢竟,朝中誰都清楚,魏延死的冤枉,而製造這起冤案的直接劊子手就是馬岱,名聲肯定也不會好,關鍵楊儀還是蜀漢權力交接中的犧牲品,這也成為他突然退出歷史舞臺的最大隱患。

眼光差、少盟友、能力弱,是馬岱“突然消失”的關鍵

馬岱除了眼光差、少盟友的兩大弊端問題外,能力不足應該是他突然消失的關鍵問題。

魏延被殺事件後的第二年,馬岱迎來了人生的一次大機遇,獨立領軍伐魏,“青龍三年(235年),(司馬懿)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晉書·宣帝紀》)

單獨領軍,是多少為將者的夢想,而馬岱就曾實現了這樣的夢想。結果,卻被魏將牛金擊敗,而且上千將士還被殺。

當時,蔣琬初掌權柄,馬岱應該是奉他的命令北伐。奇怪的是,《三國志·蜀書》中卻沒有記載。據祥子推測,很有可能是新官上任的蔣琬,既想有一番作為,還想組建自己的軍中嫡系,又不想影響新權力交接後的穩定,更是為了防止曹魏趁機出兵攻打蜀漢,於是選擇急需建功立業擺脫“殺魏延事件”影響的馬岱,並達成私下協議,命其率軍北伐曹魏。當然,應該也是經過後主劉禪點頭的。

可惜,馬岱不但未能建功立業,反而損失慘重,“突然消失”的命運也就難免了。


祥子談歷史


在正史上馬岱的記載極少,所以題主問的應該是演義中的馬岱。而馬岱突然消失這個鍋就必須由羅貫中來背了。

《三國演義》中馬岱自馬超反西涼出場以後,和龐德一起作為馬超的左右手也是表現活躍。在歸順蜀漢在南征南蠻、北伐中原時斬將殺敵屢建戰功。當然馬岱最出名的就是專治魏延:在葭萌關下馬岱詐敗冷箭射傷魏延;而諸葛亮死後馬岱又奉命假意接近魏延,找機會將他殺死。

馬岱在殺死魏延以後再未出場,此後姜維北伐不見他的蹤影,這個其實要怪羅貫中時間跨度太大。

馬岱殺死魏延是《三國演義》105回裡發生的故事,姜維第一次北伐則是在107回,在《三國演義》裡僅僅是過了兩回而已。而這兩回的故事情節也很簡單,就是曹叡去世以後司馬懿和曹爽輔政,並最終發生矛盾,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曹魏的軍政大權。此後夏侯霸叛逃蜀漢,才引出了姜維第一次北伐。因此大家會覺得諸葛亮死後不久,姜維就進行了北伐。

但是歷史上諸葛亮死於公元234年,高平陵之變是公元249年,這兩回的故事實際上整整過去了15年之久。

馬超反西涼是在公元211年,距離高平陵之變更是有38年之久。馬岱在反西涼時出場,即使當時是個20出頭的小夥子,到此時如果活著至少年近六旬。古代人壽命短,馬岱很可能早就已經去世,即使還活著,也可能因為年紀太大不能出征。

所以姜維北伐時看不到馬岱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