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文學要有“在場”意識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事業不斷推進,鄉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新時代召喚著作家聚焦於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很多地方都組織作家進行集中採訪和書寫,一系列反映脫貧攻堅的作品脫穎而出。這是文學書寫新時代的極好嘗試,同時也是對作家如何認識、把握新時代的極大考驗。

與以往“土生土長”的鄉土文學有所不同,因為扶貧幹部大多是從城市到農村開展工作,所以“外來者”視角就成為扶貧文學的主導視角。如果說,“外來者”如何深入鄉村內部是扶貧幹部面臨的現實問題,那麼“外來者”視角如何呈現出“在場”意識,就是扶貧文學面臨的現實問題。顯然,如果作家僅僅根據採風的經驗,進行膚淺浮泛、無關痛癢的描述或者新聞化、套路化的解讀,其文學品質是不高的,也無法在深度、廣度上與脫貧攻堅這一“當下中國現實中最重要的一種現實”相匹配。

扶貧文學要有“在場”意識,首先是一種平視的視角。儘管大多數作家都是帶著學習的態度去採訪、寫作,但有些人筆下卻不自覺地流露出文化優越感,看到貧窮、落後,看到民眾智識未開,但看不到背後更深刻的原因,也就無從產生“同情之理解”。沒有情感的轉變,作家就無法和脫貧攻堅的幹部群眾打成一片,無法寫出真正感人的作品。而“同情之理解”,光靠個人樸素的敏感是不夠的,更要有一種認知上的高度。瞭解歷史、瞭解社會,懂得他們為什麼身處現在的狀況,對這片土地上的人有更深的瞭解,才能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以平視的視角去描摹。

“在場”意識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書寫。脫貧攻堅不是簡單地幫扶,而是產業扶貧、“扶貧扶智”的複雜過程,涉及產業發展、科技支持、城鄉一體化等更宏大的命題。必須承認,面對這種真正的鉅變,作家普遍存在知識不足、把握不力的問題。今天,作家書寫脫貧攻堅的現實,已經不能從文學開始、到文學結束,而是需要學習各個相關學科的知識。作家也必須放下對鄉村想當然的認識和駕輕就熟的寫作套路,真正俯下身來,本著現實主義的精神,去看看扶貧產業園如何運作、電商直播如何助力農產品銷售,進而思考脫貧攻堅如何改造鄉村社會、如何改變人的思想,這種與時俱進的書寫才是有價值、有生命力的。

“在場”意識也是對時代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扶貧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在充分把握時代精神的前提下進行個性化表達。漠然與消極固然不合時宜,簡單化的樂觀想像也並非時代精神的真諦。例如,有的作品用一句“村裡的野豬養殖場弄起來了,村裡的人都順利脫貧了”宣告勝利,有的作品中深山裡的殘障孩子都因為過人的藝術天賦而脫貧,這或許都不免失之理想化。脫貧攻堅具有艱鉅性、複雜性和長期性,簡單化的樂觀想像看似有“信心”,其實遮蔽了更廣闊的認識和書寫空間。當作家以“在場”姿態進入扶貧現場,如何衝破僵化的思維定勢,將脫貧攻堅置於豐厚的歷史土壤中進行思考,將國家話語與個性表達統一起來,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但與之相應的文學創作才剛剛出現高潮,是否能創作出與“當下中國現實中最重要的一種現實”相匹配的作品,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