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情商大师丹尼尔·戈尔曼说:“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类天生的能力。”

亚瑟·乔拉米卡利和凯瑟琳·柯茜合著的《共情的力量》是关于共情很经典、很专业的一本书,其中共情的定义、共情的七大步骤与八大践行都将共情这项人情世故的核心技能阐释得淋漓尽致。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触及了共情的另一面。

共情的定义:能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的能力。

精神分析学家海因兹·科胡特说过:“共情既可以用于善意、积极的目的,也能被恶意利用。”

共情往往会被不良商家、不法分子等利用,攻击人性的弱点,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甚至生命。

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是感同身受的共情;

给予一定的滋养,让我们慢慢开始基于自己的经历做出改变和适应,是能够驱动我们成长的共情;

而恶意利用人性的脆弱或信息不对称来改变他人的认知,破坏他人的防御机制,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则是危险和邪恶的共情。

有时候他们会使出“情感绑架”的招术,有时候慷慨激昂鼓舞人心,有时候又潜移默化悄悄渗透,可能是某某化妆品的“代理”,也可能是天价的商品,还有高级鸡汤型的“培训班”。

共情的两面性让我们身陷其中,仿佛一张无形的网,朦胧看见,却无处可逃。

套路如此之多,《共情的力量》提供了10种方法,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多一种工具就少一次伤害,慢慢地就能百毒不侵。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1

情境1:贪心反被套路

应对方法:区别共情的目的

真正的共情是自然而然的,内心是明亮的。

有目的的共情不可能太真实,内心是有愧疚的。因为展现共情的人会不断地关注对方是否有回应,是否懂得知恩图报,未来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

如果有人利用了营销人员的这种有目的的共情,骗取一些小小的好处之后并不买单,营销人员也只能因为自己的目的不纯而无从责备。

多年前听说过一个小官员的故事。

一天,单位有两个来访的人,对他特别关心,嘘寒问暖,他以为是总局派来考察他的专员。

为了留下良好的印象,极尽热情款待,甚至不惜借款请客送礼,最后发现上当受骗,真是欲哭无泪。

骗子是共情的高手,几句不痛不痒的问候就让一个期待升职的小官员轻易被感动了,完全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

不把对方当傻瓜,客观冷静地权衡利弊,才能不自作聪明地去白白被别人“套路”。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2

情境2:冲动消费的营销套路

应对方法:了解自己的需求

都说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

和很多女人一样,我在去商场购物前经常是没有规划的。即使有规划,也会因为发现这件衣服在打折,买一件也无妨,最终会多买很多计划外的东西。

去年我出差较多,那些比较女人或休闲的衣服都没太多机会穿,所以每次买衣服前目标变得十分明确,基本都买的是讲课时能穿的衬衣、半裙或连衣裙,鞋子也是买容易搭配的黑色和米白色。

需求清晰的时候,即使营业员再热心地推荐新款的漂亮衣服,我也很少会动心。

很多美容院、美发沙龙、健身房都会要求客人办卡,经常哄得客人提前大额消费,甚至是永远也算不清楚买多少送多少,也记不住卡里还多少待消费的项目。

细细想来,哪个人手上没有几张过期作废了的这种卡呢?还是现买现结好,看似单次贵一点,但至少不用提前预付那么多钱。

看到过一个统计,世界排名第一的拖延问题就是健身,无数的人办了健身卡都没有恒心与毅力去用完,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够坚持下来。

马克思说:“一个人应当: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大胆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对生活的热情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才能不为冲动买单,得到恰到好处的满足。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3

情境3:显而易见的套路

应对方法:善用自己的直觉

骗术是不停更新的,骗子也是越来越聪明的,总是有人会上当,就说明很多人还是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

直觉类似一种动物防卫的本能,在危险靠近时自动开启的防御机制。

在一些很明显的骗局面前,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快速启动这种防御机制呢?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内心深处的“贪图便宜的侥幸心理”,总以为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

旅游时导游带去的商店,现场看到的、试用的产品可能是真的,为什么回去发现就是假的呢?其实利用的就是人们在游玩时放松的心态,不太去仔细思考辨别了。

抱着冷静的旁观者心态,当场上网查一下,很可能就会发现推销的东西根本就名不符实,不值那么多钱。

还有的就是通过常识判断出来的,某某动物就不是用来生产奶的,怎么突然市场上冒出来那么多它的奶制品呢?不用上网查就不可靠。

只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欲则刚,越澄净的心灵,灰尘越落不上去,直觉才有机会出来表态。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4

情境4:催眠式的营销套路

应对方法:保持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很容易被洗脑,而且莫名其妙地就中了圈套。

正规的大商场里,我和姐姐一边逛街一边聊天,没有什么特别要买的东西。偶尔看到一家店,觉得还可以就试起了衣服,每次不知道为什么就会一下子买好几件。

等我回到深圳后,发现这些衣服我基本都不怎么喜欢,有些面料仿佛也不如当时摸的手感那么舒服了,在众多的衣服里面很少会想到穿它。

是不是因为和姐姐在一起特别放松,以致于很轻易地被营业员“催眠”了 ?

每次回忆起来,都觉得过程特别快,经常是半个小时之内买了很多。

多买几件衣服倒不是什么大事,有些人还因为择偶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了闪婚闪离。

相识时的光环效应让当事人的注意力只在对方的优点上,忽略了太多维持良好婚恋关系的前提条件。

任何涉及到付出情感或金钱的决策时刻,都要保持专注,睁大双眼,关心周边的环境、关注对方的所有细节。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5

情境5:突然示好的套路

应对方法:小心不自然的接近

不熟悉的人突然套近乎?久不来往的人突然打来电话?没聊过私人话题的人突然和你话起家常?对哪个同性都叫“亲爱的”的女生?

这些接近是如此的不自然,当然有背后的目的。如果是举手之劳的小忙,帮帮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有时候帮了也是白帮,或者帮不成、帮不到位还会落下埋怨。

去年在香街购完物,后面有女人不停地用法语在叫“女士”,应该是叫我,但我认为这种来自背后的声音不像是问路的,而我身上也没什么特别之处需要路上提醒的。

我没有停住脚步,继续往前走,根本没有回头,那个女人估计以为我听不懂法语,改用英语叫我,我依然没有回头。但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骗局,就是不想和来自背后的陌生人莫名地说话。

没想到过了几天在布鲁塞尔的大广场上,亲眼目睹了这样的骗局。

有个白领模样的欧洲女人经过广场,突然后面有个女人叫她,她本能地停住脚步,没想到就在回头的霎那,从前面过来一个人把她撞倒了,她的包掉在了地上。

后面叫她的那个吉普赛女人,马上过来弯腰帮她捡包里的东西。

看到那种凌乱的场景,都不用想就知道女人的钱包或手机一定会被顺走了。

路遇陌生人,特别是不正常的接触,还是要小心为上。不能怪人情冷漠,事不关己,不高高挂起,有时候真的风险太大、成本太高。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6

情境6:过冷和过热的套路

应对方法:君子之交淡如水

如果一个人对你要么特别热情,要么特别冷淡,那一定要重新审视这段关系。

一段稳定的关系,无论是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生意合作伙伴之间还是恋人之间,都不可能过于摇摆。

当摇摆超过一定极限,就要想办法回到一个平衡的温度,这才是适宜关系良好生存的土壤。

也有人说,这是相处的艺术啊,有进有退,有张有弛,岂不是更好?

殊不知,人的情感是不能随便考验的,人性也是经不起不断测试的。

保持适度的距离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边界感,往冷和热的哪一头越界,都不是真诚的表现。

若即若离已经是技术层面太显而易见的粗浅手段,大起大落也是故意地折腾别人,只能证明对他人的不信任、对他人智商的低估。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7

情境7: 负能量的套路

应对方法:远离爱抱怨的人

善于共情的人是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而抱怨者则恰恰相反。

《共情的力量》书中说:“在生活中,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那些把自己的问题都怪在他人身上的人,肯定也会被很多人责怪。”

总是爱抱怨的人是喜欢外归因的,他们把问题归责于他人是一种很难改变的根深蒂固的行为,“意味着灵活性的缺乏和共情的绝对缺失”。

明明自己很开心,身边有个爱抱怨的人,弄得自己表现出高兴好像都不应该似的,这样的感觉多压抑?

朋友圈发个景点、发个聚餐,到爱抱怨的人那儿就成了“秀”和“炫”,这些别人很平常的生活点滴,都变成了不好的刺激。

不管你是否愿意,一通倾诉,一堆吐槽,听的人除了累,还是累。

和爱抱怨的人在一起,或许我们没有失去什么有形的东西,但浪费的是时间、损失的是好心情,赶紧远离吧。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8

情境8:煽动的套路

应对方法:警惕被挑唆


善于煽动别人的人都比较擅长诡辩,从哪个角度说好像都是他有理,一不小心就会被带到沟里去。

职场上这种情况很多,有些人明明自己对领导有意见,却因为怕得罪领导不愿意直接去表达,会诱使或煽动其他人去说,让别人做这个“出头鸟”。

他们装作很同情你,唤起你内心的不满,挑起你的愤怒;

或者是把你夸上了天,就你才有能力说动领导。

如果你真的去说了,领导也许真的解决了,但受益人是大家,领导也不见得特别欣赏你的挺身而出。

万一领导根本就听不进去生气了,那你就很难待得下去了。

年轻的时候,很难识别出这样的心机。

那种故意激怒别人又佯装好人来劝解的人,也是类似的动机。如果没有被识破,可以说你爱较真容易生气;如果被你识破了,又会反咬一口说你得理不饶人。

喜欢煽动和挑唆他人的人,都是喜欢躲在暗处伺机而动的人,他们的见利忘义,他们的不敢担当,会给他人带来说不出来的麻烦,一旦遇到就要赶紧避开。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09

情境9:“赌你不知道”的套路

应对方法:留意言行不一致

言行不一致并不一定是说谎,而是一种过于精明的处事方式。

为什么会有“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就是有些人太聪明了,见人说人话,说的太多了,大家早就识破了,也就机关算尽了。

还有的人会在不必要的时候撒谎,自己以为别人不可能知道,偏偏很容易被戳穿,这种撒谎成性怎么说都不是好品行,只能让大家远离。

生活中本来也没多少大事,看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就是这些细枝末节。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10

情境10:“合谋犯错”的套路

应对方法:共情不等于善良

因为我们平时常说的共情,就是要做有益于对方的事,就应该是善良。

而实际上,如果没有原则地附和对方,看似很理解、很认同对方,却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善良。

因为对方明明就是做错了啊,说出来是马上得罪人,不说出来是迟早会得罪人。

有些事情,甚至会变成“合谋犯错”。

就像孩子悄悄拿了父母的钱,哪怕是捐给有需要的同学,事前不和父母说就是不对,需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指出来,既肯定他的乐于助人,又要让他明白未经他人允许,不能随便取用他人之物(财)。

不被所谓的情感操纵,遵从原则,合情合理地指出对方的不恰当之处,既体现了道德的高洁,更是真正的善良。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书中说:“共情的强大在于它忠于事实。寻找事实的过程可能会很艰难,要求会很高,所得有回报却是不可能估量的。”

确实,共情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我们充满爱心与宽容地去面对整个世界,也可以让我们学会通过观察与自律去避免欺骗和保护自己。

我们在共情中付出,同时也在共情中得到。

只有通过共情的力量,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才能让我们在自助的道路上更好地助人。

今天,你被套路了吗?《共情的力量》10招带你看清人性

——END——

(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