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本想着网课上个一二周就可以结束了,谁知一下子上了两个多月,接近三个月。截止目前,网课已经上了11周。

这11周,网课上得贼快。一本语文书六个单元,网课上完了四个单元,这期间还讲了“口语交际”和“名著导读”。

“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下周就要复学了,复学后留给我们的教学任务是两个单元的新课(这其中还包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也许,复学后,还可能再利一段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补齐教学课时(其实,我觉得并没有必要补,现在网课已经学得超过了平时的教学进度了)。

那么,复课以后,我们的语文课怎么上?笔者在这里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NO.1,查——夯实基础。

网课这一段时间,课倒是上得挺快。但是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因为受空间限制,教师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一线,进行督促检查。网课上老师只是讲完了,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掌握了多少,不得而知。

所以,复学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对网课期间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部分进行检查、巩固。

这包括网课期间所学的字词,古文古诗背诵、默写两大部分。


“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计划利用两周左右的时间,每天在课堂上开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在网课期间学过的字词、古诗古文进行默写检查。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在听写、默写中错误的字词、诗句记录下来,以备进一步复习、巩固。

这样做比较实在,方便易行。

估计,现在有些古诗古文,学生都不见得能背诵下来。背诵的任务就交给学生检查。四至六人一个小组,每人每天给组长背诵一定量的古诗古文。老师将检查的重点放在写上,以写促背。

“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NO.2,比——深入领会。

新课自不必说,一定是要扎实学习的。现在麻烦的是这些半生不熟的旧课。网课上说是学过了,但是学得不扎实。重新讲解吧,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不学习吧,学生掌握得并不好。

这部分内容怎么办?还是要学。但是,要用一种新办法学。

一种是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带动旧课的学习。这对于数学、物理等学科也许行,但是对于语文就不一定有效了。原因很简单,语文学科,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你可以将第一单元放在开学学,也可以将其放在期末学,这些根本不太影响学生学习的。但是,数学、物理等理科,就不见得谁都敢这样做了。

另一种办法是不对这些旧课一课一课地学,而是将其做为一个整体,以单元做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在整个单位内对各篇文本进行比较。在比较文本的异同中,进一步突出单元的学习重点,同时彰显各篇文本的个性。

“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如果整个单元的编排是以文体知识为主题来编排的,这种比较最方便,最简单。

比如说这一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我们比一比,这几篇课文,共同体现了说明文教学的什么重点;我们再看一看,各篇说明文在写法上又各具什么特点。这一单元的所有说明文都是事理说明文,这是共性,我们在比较中突出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同时,再比一比,各篇文章虽然都属于事理说明文,但是各自又有什么特色呢,这是彰显个性。

现在麻烦的是,如果单元是以人文内容为主题来编排的话,在比较中就需要我们将这一单元的文本拆分开来,与其他单元的相关文本组合起来,进行比较。甚至于,也可以将这些文本与学生的练习册,资料书的一些文本进行组合,进行比较。

在比较的时候,可以坚持这样的原则:文体上相同的文本进行组合,比较;观点上相异的文本进行组合,比较。

文体上相同的文本进行组合,比较,就与语文书中以文体知识为主题来编排的单元一样了。观点上与相异的文本进行组合,比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看看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作者有着怎样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对你有什么启示。这种“异质”文本的组合,最易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NO.3,练——形成能力。

语文也是要训练的。

即使我们所说的语文要大量阅读也并不简单。语文阅读绝对不是只将书扔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读。这样效率太低。学生如何读,怎样读,应该关注文本中的什么内容,哪些要细读,哪些要浏览,读什么等问题,都是需要进行训练的。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快速的提高。

更不要说,我们还要面对语文考试了。考试也好,应试也罢,总之,语文需要具有针对性的训练。

“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网课上了这么一段时间了,虽说上得半生不熟,但毕竟有些内容学生已经学过了。这正好为学生的训练腾出了大量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这一段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目前,我能想到的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结合学生手中现有的资料,进行训练。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然后教师就本节课训练的重点进行讲解。比如说,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如何翻译古文,重点就练这一个知识点。可以先练后讲,再做巩固练习,也可以先讲后练,再做巩固。这种教法,就有些像初三毕业班的专题训练了,也有些像数学、物理等理科的教学思路了。只要一节课训练重点明确,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训练方式。

二是结合学生手中的教科书,将教科书中的课文当成是阅读材料,围绕训练重点,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围绕这篇学生比较熟悉的课文,自己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进行训练。这种训练的好处是,材料熟悉,推陈出新,且往往在训练中能使课文翻出新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一石二鸟,方便高效。

三是让学生根据所练重点,自己给相关课外阅读或课内文本设计相关练习题,并制定答案。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练习、指正。这种方法灵活有趣,学生兴趣较高,但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素养要求也较高,没有一定的积累与练习,要想取得满意的结果,较难。

“查——比——练”!复学后就这样学网课已经上过的内容

总之,复学后对于网上已经上过的旧课,就围绕“查——比——练”三字大做文章,既加强学生对旧课的理解领会,又提高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同时夯实语文基础。

大家以为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