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日本民间故事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日本民间故事
/
/
/


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过因为好奇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看完了这本《日本民间故事》。

看完之后还挺有收获的,因为我对那些鬼怪故事不再那么害怕,因为鬼怪故事的底层逻辑多数也是劝人为善,所谓恶鬼坏鬼多数是做了恶事而受到的惩罚。

这本民间故事集收录的多是日本著名作家编辑整理的故事,比如芥川龙之介,所以文学性和可读性非常强,像在阅读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或者一则诙谐幽默的志怪小小说。

本书给我我印象最深的是《灯塔鬼的故事》,这是里面篇幅比较长的一篇,读起来耐人寻味,像唐代的传奇,故事本身也发生在唐代,而且感觉是可以拍成一部大片电影的小说,很像之前的《妖猫传》。

故事的开头就讲一个伯爵夫人和孩子去寺院祈福归途中被盗匪追杀,忠义的奴仆拼尽全力护住,却只保住了小主人,夫人被掳走了。

然后写夫人见了这匪徒首领,却原来是旧相识。她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爱慕对方,对方和自己现在的夫君还是好兄弟。她内心徘徊不已不知道该嫁谁,直到听到匪徒首领要手下去杀掉自己的夫君,她才明白对方不是自己所爱。于是前去告密解救并嫁给了对方。没想到这个不得志的兄弟,最后当上了匪徒首领还对自己念念不忘,派人抢她,并且告诉她自己的夫君已经在大唐被高人秘密处决了,因为他得罪了国内高官。

夫人怎么也不信并言辞激烈拒绝了对方想让她当压寨夫人的请求。这匪徒恼羞成怒也不顾不得怜香惜玉居然就让人把刚抢来的美人投河淹死了。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总以为花了这么多文字来写的人总不该就这么死了。

这情节转换太快,我以为就算是恶人也不会轻易就把美人杀死的,而且还是自己曾经爱慕的人。但是想到日本的国民性,他们受不得一点别人的侮辱,如果侮辱对方没有别的缓解方式只能以死谢罪。匪徒首领应该是受不了夫人的鄙视和厌恶,忍受不了对方的歧视和怨憎所以才让人把她杀死的吧。这一点,与我们的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很不一样。除非万不得已,我们好像不会轻易让一个还有利用价值的人去死。

下章就讲到夫人府邸的奴仆去寻她,结果在渡河未果时发现了浮在江上的尸首。美人如玉,一朝殒命,众目睽睽之下让人唏嘘不已。

再后来这位夫人的儿子当了遣唐使历尽千辛万苦去找寻父亲下落,可惜在快要回国之际也一无所获,满心苦恼愁闷之际,在高堂陪唐国君喝酒时发现皇帝身后的台灯似乎是一个人形。这时鬼神现身,父子终得团员,抱头恸哭,见者无不动容。

另一篇就是《离奇的梦》,讲一个虚弱的小产后的女子连续做了三个情节连续的离奇的梦,自己在梦中闯入一户人家杀死了对方的婴儿。而等他们去海边休养时,走过了与梦中同样的路,路遇了梦中同样的人,那人便是被杀婴儿的父亲。女子被警察上门问讯了,与此同时,女子在窗外看到了与自己同样面容的女子一闪而过,她挣扎要跃出栏杆被丈夫阻拦住了,同时她也精神崩溃了。我不太明白这个梦,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因为梦到了睡熟中别人家的孩子想抱被拒绝就痛下杀手,实在不是一个母亲的作为,即使在梦中也该有些心有不忍吧。这是不是暗示这个女子罪有应得或者之前做了什么错事要受到惩罚呢?还是暗示日本人的士可杀不可辱?他们真是受不得别人的一点轻慢,心灵敏感非常。

因为几乎没有看过这类小说(除了《聊斋》),所以开篇的《食人鬼》就吓我一跳。一个法师求夜宿庙宇被拒,和尚指引他去山下一个村庄住宿。他虽然极不情愿可是还是听从了建议。

村里人很和善好生招待了饭菜,可是村长死了,按一般礼俗要彻夜守灵,可是他们村的规矩是所有人都要离开村庄等第二天清晨再回来,因为当晚会发生极其恐怖的事情。法师说愿为亡魂诵经超度,再三劝阻下依然留在村庄,村民们也不再强求。

子夜时分,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来了一头巨大的食人鬼把尸体吃得一口不剩,看了眼法师然后走了。第二天法师又回到那寺庙,才发现是一座坟墓,而那和尚是鬼魂,他因为被妄念和贪欲吞噬所以变成了一头食尸鬼,痛苦不堪,请求超度。法师满足了它的愿望。

还有好几个复仇的故事,最搞笑的是《亡灵旅馆》。开头我觉得很恐怖,等真相大白也不禁哑然,原来鬼神不过是人心,是人的贪欲滋生,对金钱的痴念。那灵魂再现很像《德雷尔一家》中“通灵”的那一段,所谓“灵媒”不过是熟悉人心理弱点的骗子。但人们却往往心甘情愿受骗。

里面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十几年前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就曾告诉我文学不过是劝人向善的,多数都是有一个道义担当。当年我不以为然,今天看来似乎果真如此。

文章担道义,这是文章的职责之一吧。不过这只是一类文章,还有一类文章是解读世界,比如神秘学或者克鲁苏神话。

那天跟同学辩论某日记,他说他只喜欢人,没有那么多求知欲。我当然也是喜欢人的,可是我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所有的文章和故事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解释万物,而我愿意聆听一二并且也愿意去讲述。

这样看来活着无疑是件美妙的事啊,只要不做亏心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