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茶痴”陳德智

本報記者 歐陽文章

從對茶葉所知不多,到成為茶藝能手,再到成立自己的茶葉加工廠,成為遠近知名的茶商,1986年出生的陳德智只用了兩年時間。

做到這一切,陳德智靠的是對茶葉的熱愛乃至痴迷。4月10日,記者來到吉首市馬頸坳鎮幾比村,採訪這位“茶痴”。

春日的幾比村,茶園翠綠,李白桃紅。

“這裡海拔600米左右,溫度適宜,坡頂日照條件好,土層薄,茶葉的品質非常好。”陳德智屋後有座坡,叫兒尖坡,他家20餘畝茶園就在坡頂上。

早些年,陳德智和妻子在廣東一家鞋廠打工,家裡雖有良茶數十畝,他對茶葉卻並無興趣。

2017年,年事已高的父母見家裡幾十畝茶園無人打理,希望兒子返鄉經營茶園。

馬頸坳鎮及周邊一帶是我州有名的“黃金茶谷”,茶葉品質高,近年來,政府大力發展茶產業,前景好。在外打工多年的陳德智早有返鄉創業的念頭,和妻子商量後,便下定決心,回家當起了茶農。

“滿眼都是青翠的茶園,真舒服,和大城市比,家鄉就是美。”一回家,陳德智便愛上了自家的茶園。

可當茶農不易,光賣鮮葉,賺不了多少錢,要學會炒茶技藝,又必須下狠功夫。2018年清明時節,春茶長出來了,陳德智興致勃勃地嘗試炒茶,幾次三番,都以失敗告終。

為了學炒茶,大半年時間,陳德智跑到吉首市隘口村,保靖排吉村、黃金村、崗仁村、傍海村、貝土村等周邊村寨,四處拜師學藝,卻所獲不多。市場存在競爭,茶農和加工廠的炒茶技藝一般不外傳。好幾次,陳德智連茶葉加工廠的門都不讓進。

陳德智肯動腦筋。有一次,他拿自家的鮮葉花錢請一個師傅加工,自己就在旁邊“偷學”,為了學習炒茶的整個流程和細節,他兩天兩夜沒睡覺。師傅炒茶,他目不轉睛地盯著。師傅一睡覺,他躺在旁邊,不合眼,怕師傅臨時起床又去炒茶。

幾次“偷學”後,陳德智的炒茶技藝突飛猛進,信心大增,慢慢地,他開始到處“鬥茶”,和行內人交流製茶的經驗。

陳德智的茶逐漸受到大家的認可,他在圈子裡開始小有名氣。當然,炒一次幾次好茶不難,要掌握成熟、穩定技藝卻不易。

遇到張州是陳德智學茶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

張州是古丈人,多年經營茶葉,炒茶技藝在州內頗有名氣。一次,陳德智來吉首“鬥茶”,在乾州古城遇到素不相識的張州,兩人品茶、聊天非常投機。張州見陳德智年輕、忠厚,對茶由衷熱愛,便收他為徒,從種茶、採茶、炒茶、品茶等各個環節教授他茶藝。

有了張州的指點,陳德智的炒茶技藝日漸成熟、穩定。越進步,他對炒茶越痴迷,有時半夜醒來,對某個炒茶環節有所領悟,便下床炒幾鍋,不斷摸索,揣摩。

陳德智勤奮,悟性高,他所炒的茶有了較為穩定的花香,大大提高了黃金茶的品質。2019年,陳德智家茶園出產的茶,銷售一空。

陳德智並不滿足於此。幾比村曾經是深度貧困村,村民種植茶園上千畝,卻因為茶葉製作技藝跟不上,市場打不開,黃金茶難有“黃金價”。

“當時就想建一個加工廠,幫助村民賣茶,帶動大家一起脫貧致富。”說幹就幹,2019年,陳德智投資近20萬元建起廠房,又購置了5萬餘元的茶葉加工設備,成立了吉首市湘緣茶葉加工廠,聘請張州擔任技術顧問。

廠子建起來了,技術有了保障,銷路成為最後的瓶頸。

“省內的市州基本都跑遍了,還跑了福建、廣州這些地方。”為了打開銷售市場,陳德智別無他法,只有到處找商家。

“住50元的賓館,早餐吃幾個包子,晚飯就吃個快餐,在外跑了半個多月,他瘦了一圈,茶葉是賣掉了200多斤,但除去成本,卻是虧的。”陳德智的妻子劉娟回憶起丈夫賣茶的辛酸路,眼角含淚。

外出跑市場,雖然虧了錢,但陳德智的茶贏得了口碑,獲得了客戶,為他的茶葉銷售打開了一扇門。

“就前幾天,上次在長沙認識的一個姓李的客戶已經訂購了200多斤茶葉,還有200斤後續訂單。”說到茶葉銷售,陳德智又感激起師傅張州來,在張州的推介下,在鎮上駐村扶貧的太平洋建設集團定點採購上千斤陳德智加工的茶葉,讓他的加工廠有了穩定的訂單。

“關鍵還是他的茶品質好,他骨子裡對茶有一股痴迷勁,肯鑽,鑽得進。”顯然,張州對自己的徒弟非常滿意。今年以來,陳德智已銷售茶葉1500餘斤,帶動全村100多戶茶農增收。

從兒尖坡下來,村民向菊正在茶園除草,一見陳德智,就點贊:“這小夥子,把我們的茶賣出去了,可幫了大夥的忙。”

在茶園,陳德智反覆叮囑向菊不能施化肥,打農藥,要保證茶葉的品質,要有機。

顯然,作為“茶痴”,從種茶、採茶、製茶,陳德智對每一個細節都要求苛刻。最近,他還在研修古典文學,他說:“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做出的茶才更有韻味、品質。”

(湘西網-團結報)

(歐陽文章)

(孫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