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翻译 | 读书(二)

关于这个题目,感觉为自己挖了个坑。在豆瓣找了找有关内容,发现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翻译很多不是文学方面的例子。


像电影译名啊,还有其他很多商品品牌的译名啊,虽然这些译名中的确有令人拍案叫绝的,但却不是我想要的。看来还是要凭借自己的积累了,不过也包括在网上找的,觉得符合我的要求。


今天的画都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我觉得把世界名画当插图还可以。


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翻译 | 读书(二)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43首最后两句,朱生豪译的很朗朗上口:


不见你日日日日如黑夜,

梦见你夜夜夜夜如白天。


两个“日日”虽然连起来读,但是要断开来理解。两个“夜夜”也是如此。其实梁宗岱翻译的也很惊艳:


天天都是黑夜一直到看见你,

夜夜是白天当好梦把你显示。



所谓拍案叫绝的翻译,是音译和意译都十分生动传神。比如:


盖世太保是德语“国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 Polizei)的缩写Gestapo的音译。它是纳粹政府的恐怖统治机构。

虽为音译,但也有意译的成分,盖世太保这四个字表现出一种森严感,而且还有一点莫名的喜感。




乌托邦(Utopia)



这个词也兼具音译与意译。来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的著作《乌托邦》。



“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没有寄托的国家,意思就是“空想的国家”。传音也传神。


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翻译 | 读书(二)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1875—1926)《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冯至 译


虽然还有其他近十种译文,但读过的人都觉得是冯至译的最美,哪个也无法跟这个媲美。具体来说,是最后一句用了倒装句,有一种余韵悠远之感,而且把“来回不安”这个词语拆开放置,有藕断丝连之妙。所以一读再读,很大原因是为了回味结尾的滋味。



钱钟书说:“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让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拿破仑被放逐到厄尔巴岛时说了这样一句话: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在到达厄尔巴岛之前我是无所不能的)



但它是回文句,无论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都一样,直译就失去趣味了。但是也难不倒翻译家们。



马红军译: 落败孤岛孤败落(孤是国王的自称)

许渊冲译:不到俄岛我不倒。


许渊冲仿照了“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句式,对比前一个,传达出了拿破仑的豪气,因为拿破仑这时并没有那么惨,不到一年就逃狱了,满血复活,开始了滑铁卢战役。虽然保留了一些文字趣味,但不是回文。


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翻译 | 读书(二)


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翻译 | 读书(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