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前言

前段時間,莫言先生的新書《晚熟的人》,特別的火,很多人都有同感,我記得書裡面,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後來雖然開竅了,也是被壞人催熟的,但是他們仍然善良赤誠,然後再不斷的,尋找自己的同類,最後卻成了最孤獨的一個。

生活中很多人,其實真的是本性純良,但是現在社會,比較奉行商業,而“無商不奸”,所以他們自然成了,砧板上待宰的羔羊。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心善其實都晚熟

晚熟和早熟,其實我們很早,就開始意識到了,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深知處世之道,對於別人設下的局,一眼就能看破,而有些人,似乎總是呆頭呆腦的,總看不清人心的險惡。

別的不聊,就拿阿文自己的經歷來說,我也是一個晚熟的人,年輕的時候,總想著身邊的朋友,如果是一家人那該多好呢。

我還記得第一次談戀愛的時候,聽女孩子說,她想找一個,對自己好的男生。當時我一聽,就覺得太好了,我什麼也沒有,就有一顆赤誠的心。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但是三個月後,人家就受不了,分手的理由是,“你對我太好了,我有點不習慣,我想找一個,對我一般好的男生”。

時至今日,我的那個被分手理由,還被宿舍的兄弟,作為酒後的嘲諷談資。用舍友阿正的話說。

“你就是傻,自己天天啃饅頭,攢了錢給她買高端化妝品,買新衣服,人家變得漂亮了,她還能看得上你嘛。”

當時,我是聽不見去的,幾年以後再回憶這段經歷,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確比我早熟,而且看問題,一針見血。

我當時還想著,是不是自己得罪她了,或者最近對她不夠好等等,哈哈哈,十足一個晚熟的人。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其實後來我開竅以後,才逐漸發現,所謂的早熟了,就是看透人心的用意,那些早熟的人,無一不是琢磨人特別透徹的。他們對於利益看得很清楚。

郭德綱老師,曾經說過這麼一個段子。

一個小孩,從小每天給他兩個大耳光子,長大以後,這就是活金剛一個,水火不怕;但你要從小慣著他,寵著他,沒準60歲以後,走街上被人瞪一眼,直接就氣死過去了。

其實郭老師就是在說,人吃虧要趁早,對於晚熟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多經歷一些事情,讓壞人儘快的把你催輸了,不然你怎麼去面對家庭呢。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從簡單到複雜

那咱們說,這個社會里,晚熟的人多麼?我覺得還是很多的,那些被女生戲稱為,老實人的男生,不都是一些晚熟的人嗎?

但很多被催熟的人,他們都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

進入社會以後,他們被壞人戲耍幾次,被裝進套子裡幾次,立馬就變得複雜了。要麼就是滿身的戾氣,要麼就是封閉了自己,不再相信任何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但如此的封閉自己,你是不可能成事的,你也交不到多少好朋友。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幫你成事。

我還記得《邏輯思維》的羅振宇,曾經在演講中說過。“這個時代,你要想成事,最關鍵的是,有人願意幫助你,你能整合社會的資源。”

而實際上,什麼樣的人,大家願意幫助呢。恰恰是那些單純的人,內心不復雜的人。所以,從簡單到複雜,你還得再修煉回去,修出一顆簡單的心。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簡單才能成事

禪道里面,一直有一種說法,說人的三重境界。分別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看山是山,說的是晚熟的人,他們的本性純良,但是進入社會以後,看山就不是山了,內心變得複雜了,這就是第二重境界,很多年輕人,都是處在這個階段。

至於能不能,再從複雜到簡單,進入到第三重境界,那得靠個人的悟性了,而且據我觀察,很多人究其一生,都是在第二重境界。一直無法和自己和解。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簡單的人,往往想問題不會這麼複雜,他們做事情更執著,更容易成事。其實到了人生後期,那些人與人的套路,是個人都能看明白,但很多人卻缺少了,行動的動力了。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一生萬物,萬物歸一。很多時候,一就是簡單淳樸,只有迴歸本真,你才能有所得,才能看得清很多東西。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阿文寄語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其實晚熟和早熟,問題都不大,但是你要知道,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內心的純真,不要讓其受汙染,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阿文,持續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