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菜根譚》

如今,已經鮮少用君子兩字來評價他人,網絡上漫天飛的都是各種各樣的人設,哪怕是《清平樂》這種主打古言古語的古裝傳奇劇,還是需要迎合觀眾審美,推出歐陽修、晏殊、范仲淹等人組合而成的“男子背書天團。”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相比起劇外詼諧的宣傳方式,劇內的人生百態才更讓人唏噓不已。

尤其是第二集,晏殊雨中吟唱《浣溪沙》的片段,他自小徑走來,身後燈影搖曳,漫步於微雨中的晏殊,輕聲吟唱: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那一刻看著他,似乎有萬般柔情湧上心頭,至此,呂秀才的面具終於被揭下,晏殊活了。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十四年前的《武林外傳》捧紅了不少的演員,閆妮、姚晨、沙溢近幾年的轉型之路更是走的極好,前兩者的熒幕形象成功轉變為職業女性,後者則開始在綜藝節目中丟掉了偶像包袱,成了膽小憨厚的居家好男人。

而同組的喻恩泰,在長達十四年的時間裡,大部分都是查無此人的狀態。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少時成績優異,青年時期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考上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五年後出演《武林外傳》成為炙手可熱的情景喜劇演員,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他,卻推掉十幾部戲的片約,由上戲轉學到中戲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那個在節目中笑侃自己“如果我紅,天理難容”的喻恩泰,最終還是選擇過上了自己不溫不火的小日子。

幼時定基,少時勤學

喻恩泰,出生於江西南昌,幼時便被父母認為是塊“讀書的料子”,故而家中藏書極多,甚至家裡所有落腳的地方都被書佔滿了,走路都挪不開腳。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在這個環境中成長的喻恩泰,對書有了莫名的眷戀,但同時也對同齡人熱追的電視劇有了自己的興趣,一年到頭,終於在年節獲得看電視特權的他,眼睛幾乎一刻也離不開屏幕,或許正是這種對未知的神秘嚮往。

高三那年,就衝著電視兩字,毅然決然地報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電視藝術系。

起初,他並不是要做演員的,畢業後的8個月裡,他都在當時新成立的澳門衛星電視旅遊臺節目部做主持人,或是覺得主持人做得不錯,一年後便參加上海戲劇學院主持人方向全國研究生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成功錄取。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相比起那時候的孩子們一股腦的賺錢、創業心思,喻恩泰在學校有自己的節奏,因為他一點都不差錢,不是因為喻家富可敵國, 而是因為成績太好,年年獲學院獎學金,哪怕是被派往英國牛津大學做交換生,也是拿了全額獎學金的。

安安心心讀書的他,更像是順便拍了一部戲。自牛津大學學習回國後,偶然機會結識了尚敬導演,也自然而然地參演了寧財神編劇的情景喜劇《都市男女》。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這一切,都為後來的《武林外傳》埋下了伏筆。

2005年,那個滿口之乎者也的呂秀才火了,成了大家口中窮酸秀才的代名詞,有人感嘆他的懷才不遇,有人傷懷他與郭芙蓉之間的愛情……

前途一片大好的他,在這個時候卻推掉了許多片約,轉頭又進入了知識的海洋。

修德忘名,讀書深心

囂張的假學霸被打臉之後,人們開始搜尋可以作為榜樣的真學霸,找來找去,還是喻恩泰最為合適。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但這個踏踏實實拿到博士學位,認認真真前往牛津大學交換學習的喻恩泰,似乎更願意低調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結婚、生子,自然而然地走過人生的旅程。

比起《武林外傳》大火的演員,喻恩泰的確是不溫不火的。面對他人對自己選擇的質疑,他表現出了淡泊名利。“我覺得每個人想要的東西不同吧,我不把自己當成一個演員或者明星,我更喜歡說自己是研究藝術和戲劇的。”

偶爾出現在鏡頭中的喻恩泰,每一次都像是一次驚喜。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2013年,出演《大秦帝國之縱橫》中有名的謀略家張儀,將其傳奇的一生演繹得精彩絕倫。

原本以為他會繼續演下去,沒想到卻轉頭參加了綜藝節目,在《身臨其境》節目中大秀自己的英文配音。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一段聲情並茂的《亨利五世》甚至感動了同場的嘉賓趙忠祥,

“他把這一小片段玩絕了。”

但為什麼就不紅呢?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不紅,源於他自己的選擇。

任其自然,萬事安樂

竇文濤曾經對著可以大談戲劇、莎士比亞的喻恩泰說過這樣一句話,“一般在我們節目裡聊的好的,都紅不了。”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不紅就不紅吧,與內心的快樂與充實,功名利祿又算得了什麼呢?“如果我紅,天理難容。”

現在想想,這個費盡心思低調的男人,紅了其實反而不是一件好事,這次《清平樂》的引發討論,或許和之前的熱度一樣,終究還是曇花一現,正如他寫給42歲自己的小詩一般,

我不高大,不矮小,不光亮,不隱瞞,只是守在大海旁,變成昆蟲。

十四年來人們只記得他的"呂秀才",這次終於憑[清平樂]揚眉吐氣

秀才,確實是聰明能幹物美價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