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教會孩子說沒關係,讓孩子成個“受氣包”,父母別不重視

電影《少年的你》一經上映,便掀起了票房熱潮。電影的質量毋庸置疑,但是在這部電影之後反映出來的校園暴力問題再一次呈現在大眾面前。很難想像如果我們自己的孩子面對的是電影中男女主角這樣的境地,我們又會怎麼辦?是奮起反抗還是教育孩子息事寧人?無論是哪一種都註定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只教會孩子說沒關係,讓孩子成個“受氣包”,父母別不重視

但是校園暴力並不僅僅存在於電影當中,而做為家長的我們也不能只有在孩子真的遭遇校園暴力的時候才有所作為,這個對孩子的傷害已經釀成,再補救為時晚矣。只有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和麵對校園暴力時正確的態度,才能讓校園暴力遠離我們的孩子。


只教會孩子說沒關係,讓孩子成個“受氣包”,父母別不重視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家長真的能意識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遭受著校園暴力,畢竟有些孩子在遭受校園暴力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什麼明顯的不同。而家長對校園暴力的忽略主要有兩點原因。

1.孩子的虛榮心在作祟。孩子也是有自己的尊嚴的。當孩子遭受校園暴力暴力之後,覺得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他不願意將自己受到欺負的事情告訴自己的父母,因為這會顯得自己更弱更無能。

只教會孩子說沒關係,讓孩子成個“受氣包”,父母別不重視

2. 孩子的害怕家長的處理方式將自己置於更不利的地位。如果孩子受到校園暴力,家長會怎麼辦,找老師。而找老師的後果就是全校都知道自己被欺負了,而且找老師還不一定管用,自己將要面臨是更殘酷的欺負。

正是因為這兩點原因,所以孩子對自己受到校園暴力的事情選擇了沉默,可是沉默的結果往往遭受的暴力越來越嚴重。

只教會孩子說沒關係,讓孩子成個“受氣包”,父母別不重視

既然孩子不願意說,難道家長就無能為力了麼?當然不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家長還是能發現孩子是否遭受校園暴力的蛛絲馬跡的。

1. 孩子放學回家會情緒會反常。我想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被欺負了還會每天樂呵呵的跟沒事人一樣。也許孩子有意隱瞞自己愛欺負的事實,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不能更好的隱藏自己的情緒。當孩子的反常情緒表現的非常明顯時,比如回家以後會大哭或者沒有原因的向父母撒脾氣,這個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正在承受家庭暴力。

2.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孩子上學從來沒有表現出厭學的跡象。但是突然突然間,學習成績下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和父母表示自己不想上學了,這種異常行為也應該引起父母的注意。

只教會孩子說沒關係,讓孩子成個“受氣包”,父母別不重視

3. 孩子的異常在言語上的表達。每天獨自上下學孩子突然間對父母提出“明天你能來接我麼”這樣的問題時,作為父母就要想的多一些,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是孩子此時正在經歷校園暴力,他在變相的求助於父母給予自己安全感。

校園暴力是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那麼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很可能是不可挽回的。

1. 學習成績的下降。校園暴力百分之百會帶來孩子學習成績的下降。孩子每天處在擔驚受怕之中,隨時隨地擔心著自己什麼時候會受到什麼樣的欺負,孩子的重心不在學習上,學習成績當然會下降。

2. 孩子生理上的傷害。正在上學的孩子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校園暴力的首要表現便是在孩子的身體上遭受一定的傷害,而這種傷害嚴重的時候,很可能會致殘。

只教會孩子說沒關係,讓孩子成個“受氣包”,父母別不重視

3. 孩子心理上的傷害。校園暴力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對孩子心理上的傷害,如果校園暴力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或者傷害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那麼很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校園暴力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畸形,那麼發現孩子面對暴力,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校園暴力,自己做孩子最堅實的後盾。校園暴力究其原因還是自己的問題,需要孩子自己去解決,才能幫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心。父母要做孩子堅實的後盾。

只教會孩子說沒關係,讓孩子成個“受氣包”,父母別不重視

2. 其次,家長要到學校找老師和對方孩子的父母就校園暴力一事達成共識。如果孩子自己沒有能力解決問題,那麼家長就要到學校和老師和對方家長進行商談如何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可以報警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

3. 最後,決不姑息校園暴力,鼓勵孩子堅強。家長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因為校園暴力而變得懦弱,對校園暴力零容忍,絕對不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