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畔,全國四大鼓樓區之徐州市鼓樓區

這裡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她是徐州建區最早的老城區,綿延起伏的九里山綿延起伏見證了這裡千百年來的繁榮發展。因境內有明代建築鼓樓而得名,境內有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

京杭大運河畔,全國四大鼓樓區之徐州市鼓樓區
京杭大運河畔,全國四大鼓樓區之徐州市鼓樓區

古黃河畔,京杭大運河之濱。

這裡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她是徐州建區最早的老城區,綿延起伏的九里山綿延起伏見證了這裡千百年來的繁榮發展。 這裡是徐州的是生態宜居之區,山水相依、水清岸綠已成為其特徵;境內有九里山、霸王山、琵琶山等8座山峰綿延,有大運河、古黃河、丁萬河等5條河流縈繞,主城區80%的地表水系集中在鼓樓。這裡入選2020中國最宜置業百佳縣市,是徐州繁華商業區以及交通要衝,城區三大黃金商圈中的彭城廣場、淮海廣場兩大商圈位於境內;京杭大運河過境,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幹線在境內交匯,設有中國第二大鐵路編組站——徐州北站以及京杭大運河沿線第一大港。


京杭大運河畔,全國四大鼓樓區之徐州市鼓樓區

鼓樓區地處江蘇省西北部徐州市主城區北部,她是徐州市的五個市轄區之一;四周分別與銅山區、泉山區、雲龍區、賈汪區相鄰;因境內有明代建築鼓樓而得名,也因此與南京市鼓樓區、福州市鼓樓區、開封市鼓樓區同名。她是徐州的金融、商業、交通中心之一,坐擁徐州最繁華的彭城廣場、淮海廣場兩大中心商圈;蘇寧廣場、和信廣場、鼓樓廣場等商業綜合體,成為徐州乃至淮海經濟區的城市地標。

境內有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下轄9個街道:琵琶街道、黃樓街道、環城街道、豐財街道、牌樓街道、銅沛街道、九里街道、金山橋街道、東環街道,其中金山橋街道、東環街道由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總面積90.8平方千米,人口數量38.45萬,區人民政府駐地牌樓街道九龍湖路。


京杭大運河畔,全國四大鼓樓區之徐州市鼓樓區

這裡歷史悠久,至今存有九里山古戰場、古彭城地下城等古蹟。明洪武七年(1374)徐州知州高玉琳始建鼓樓;天啟四年(1624)因黃河決口,州城被淹,鼓樓毀於洪水;嘉靖二十二年(1543)由王重賢重建,後倒塌。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鼓樓在原址依照舊觀復建;並在南面匾額上書有中樞巨鎮,彰顯徐州為五省通衢盛名;北面匾額上大觀至上說明景觀獨秀。抗戰以前,樓上還曾設有圖書館,供人遊覽閱讀。1938年始設徐州市第一區。新中國成立後,徐州市第一區之名一直沿用。1952年鼓樓又遇暴風雨災害,後樓毀塌方,成為危樓而被拆除。1955年因境內有古代建築鼓樓,而將第一區更名鼓樓區。1966年鼓樓區更名延安區。

京杭大運河畔,全國四大鼓樓區之徐州市鼓樓區

1980年又恢復鼓樓區之名至今。2000年4月原朱莊鄉琵琶村、萬寨村改設琵琶街道;原朱莊鄉殷莊村及北環街道八里居委會改設八里街道;泉山區銅沛街道劃入。2004年3月琵琶街道、八里街道、北環街道合置琵琶街道;黃樓街道、東站街道合置黃樓街道辦事處,牌樓街道慶北社區劃入;環城街道、王場2個街道合置環城街道;豐財街道、白雲街道合置豐財街道。2005年5月銅山縣大黃山鎮、大廟鎮劃入;同年9月九里區大黃山街道劃入,由徐州經濟開發區管理。2010年九里區九里街道和龐街道拾東村劃入。


京杭大運河畔,全國四大鼓樓區之徐州市鼓樓區

鼓樓區是鵬程徐州的文化旅遊之區,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曾流傳“進了徐州城,名勝說不完,五樓二觀八大寺,七十二庵布其中”的歌謠;其中彭祖樓、霸王樓、燕子樓、奎樓、黃樓被稱為五樓,霸王樓、黃樓樓都在境內;主要有有彭祖祠、龜山漢墓、九里山古戰場、古彭城地下城、黃樓、蘇姑墓、孔廟、陶公祠、魁星樓、鎮河鐵牛名勝古蹟;有黃河故道、五省通衢牌樓、文廟、子房山、徐州漢城、九里山、九龍湖、古彭城地下城、龜山民博館等景點;有徐州防災公園、徐運新河、荊馬河帶狀公園、楚園、丁萬河水利風景區、城北休閒公園等公園;其中黃樓為徐州古代五大名樓之一,黃樓賞月為徐州八景之一。

轉載須註明出處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