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如何看待目前民生问题的?

剑走偏锋001


民生从来都是不容易的,我不知道这里所指的民生问题是指什么?但经济发展,社会转型,阵痛在所难免,如果还抱守陈规,那可能更是痛上加痛;有时候国家意志与个人利益难以完全协调统一,冲突也就发生了,这些都是世界性难题。只要个人合法所有不受任意剥夺,只要勤劳就有机会赚到钱那就不算什么大问题。不要把市场风险和个人因素都套装在体制上,世间没有那么多的阴谋阳谋。


李二郎的街边历史


最近,我们大家看到世界许多各国和地区为帮助国民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伤害,纷纷向包括中产阶层在内的低收入人群采取派发现金方式加以纾困。美国公布了2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加拿大对符合条件申请人派发4个月2000加元的支票,德国推出500亿欧元的救助措施,英国更是史无前例地给无法领到薪酬的工薪阶层支付80%的工资,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等都纷纷通过派发现金方式帮助中低收入者渡过疫情危机。那么中国没有采取直接给民众撒钱的方式发放灾害䃼助,是不是我们的民生不存在任何问题呢?答案当然是:NO!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也就是说全国居民有半数的人月均收入2561元,这个收入在当下物价飙升的情况下,混个温饱都艰难。尤其是在近两个月经济停滞的情况下,中国有50%的居民是0存款,这部份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不仅CPI飙涨至5.2%,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6.2%,而且,走出疫情后,又面临世界疫情大流行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停滞,部分复工复产企业陷入海外需求徒降、订单取消的困境,企业在生死线上艰难挣扎,有的企业巳经持续数月不能足额发放工资,有的仅仅发放最低标准工资,多数员工处在隐性失业的恶劣环境之中,遭遇停薪留职、拖欠工资、直接降薪、变相降薪的不在少数。

财新的一篇《当前中国失业情况和对策》报告显示,根据行业估算和总量奥肯定律估算的摩擦性失业,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总规模在1.5亿至2亿人之间。即便是打个对折失业率也是惊人的。而且这部份人几乎属于低储蓄、低收入和高负担群体,这个时候如果不对这部份人群给予适当的生活䃼贴,保障其基本生活状况,实在难言维持经济社会的基本稳定。

有人说,中国之所以不拿出真金白银来救助,是怕钱到手后转身存到银行里去,不能有效促进消费。前段时间,浙江、南京、济南、宁波、辽宁等省市,出台了与消费券有关的措施,不少网名纷纷反映,要购二、三千元的商品,才能使用30元的消费抵扣券,如果都买得起又会有谁在乎30元。在民生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如何对家庭和民众进行帮扶,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相信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社会主义大国,一定不会辜负人民的期望,把民生问题解决好。


乌蒙金融号


关于民生问题,政府应始终牢牢记住并持续不断地切实解决好几点。

一,稳定经济。由于国家鼓励超前消费,东贷房贷等已十分普遍,这就意味着物价必须持续可控,企业必须持续盈利,工资必须持续上调,就业必须持续稳定。这盘大局,一荣不见得俱荣,但一损则注定要俱损。各级政府首脑千万要小心在意地做好这一重大的系统工程。

二,刚脱贫又返贫。我对国家今年实现农村全面脱贫是完全有信心的,并且充满了敬佩和喜悦。我担心的是基础条件差的农村在扶贫"高潮”过后出现返贫,担心因灾返贫。这些很难完全避免,当真出现了也并不奇怪,但各级政府一定要做足功课,备有预案,以做到有备无患,以利基础薄弱的贫困地区,特困山区真正走上致富正轨。

三,根治城乡人民共同的心头大患,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由于国家不堪重负,因此在实行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基础上,应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的差别化管理。即:扩大慢性病恶化时的医保补助;高收入者少补助,中等收入者一般性补助,低收入者多补助,超低收入者由政府财政资金兜底。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向好,有计划地提高国家补助部分,让国民可支配收入得到实际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