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如何看待目前民生問題的?

劍走偏鋒001


民生從來都是不容易的,我不知道這裡所指的民生問題是指什麼?但經濟發展,社會轉型,陣痛在所難免,如果還抱守陳規,那可能更是痛上加痛;有時候國家意志與個人利益難以完全協調統一,衝突也就發生了,這些都是世界性難題。只要個人合法所有不受任意剝奪,只要勤勞就有機會賺到錢那就不算什麼大問題。不要把市場風險和個人因素都套裝在體制上,世間沒有那麼多的陰謀陽謀。


李二郎的街邊歷史


最近,我們大家看到世界許多各國和地區為幫助國民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傷害,紛紛向包括中產階層在內的低收入人群採取派發現金方式加以紓困。美國公佈了2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加拿大對符合條件申請人派發4個月2000加元的支票,德國推出500億歐元的救助措施,英國更是史無前例地給無法領到薪酬的工薪階層支付80%的工資,澳大利亞、日本、香港等等都紛紛通過派發現金方式幫助中低收入者渡過疫情危機。那麼中國沒有采取直接給民眾撒錢的方式發放災害䃼助,是不是我們的民生不存在任何問題呢?答案當然是:NO!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也就是說全國居民有半數的人月均收入2561元,這個收入在當下物價飆升的情況下,混個溫飽都艱難。尤其是在近兩個月經濟停滯的情況下,中國有50%的居民是0存款,這部份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次新冠疫情期間不僅CPI飆漲至5.2%,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6.2%,而且,走出疫情後,又面臨世界疫情大流行導致全球經濟活動停滯,部分復工復產企業陷入海外需求徒降、訂單取消的困境,企業在生死線上艱難掙扎,有的企業巳經持續數月不能足額髮放工資,有的僅僅發放最低標準工資,多數員工處在隱性失業的惡劣環境之中,遭遇停薪留職、拖欠工資、直接降薪、變相降薪的不在少數。

財新的一篇《當前中國失業情況和對策》報告顯示,根據行業估算和總量奧肯定律估算的摩擦性失業,因季節性或技術性原因而引起的失業,總規模在1.5億至2億人之間。即便是打個對摺失業率也是驚人的。而且這部份人幾乎屬於低儲蓄、低收入和高負擔群體,這個時候如果不對這部份人群給予適當的生活䃼貼,保障其基本生活狀況,實在難言維持經濟社會的基本穩定。

有人說,中國之所以不拿出真金白銀來救助,是怕錢到手後轉身存到銀行裡去,不能有效促進消費。前段時間,浙江、南京、濟南、寧波、遼寧等省市,出臺了與消費券有關的措施,不少網名紛紛反映,要購二、三千元的商品,才能使用30元的消費抵扣券,如果都買得起又會有誰在乎30元。在民生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如何對家庭和民眾進行幫扶,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我們相信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社會主義大國,一定不會辜負人民的期望,把民生問題解決好。


烏蒙金融號


關於民生問題,政府應始終牢牢記住並持續不斷地切實解決好幾點。

一,穩定經濟。由於國家鼓勵超前消費,東貸房貸等已十分普遍,這就意味著物價必須持續可控,企業必須持續盈利,工資必須持續上調,就業必須持續穩定。這盤大局,一榮不見得俱榮,但一損則註定要俱損。各級政府首腦千萬要小心在意地做好這一重大的系統工程。

二,剛脫貧又返貧。我對國家今年實現農村全面脫貧是完全有信心的,並且充滿了敬佩和喜悅。我擔心的是基礎條件差的農村在扶貧"高潮”過後出現返貧,擔心因災返貧。這些很難完全避免,當真出現了也並不奇怪,但各級政府一定要做足功課,備有預案,以做到有備無患,以利基礎薄弱的貧困地區,特困山區真正走上致富正軌。

三,根治城鄉人民共同的心頭大患,即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由於國家不堪重負,因此在實行現有醫療保障制度基礎上,應進一步實施精細化的差別化管理。即:擴大慢性病惡化時的醫保補助;高收入者少補助,中等收入者一般性補助,低收入者多補助,超低收入者由政府財政資金兜底。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有計劃地提高國家補助部分,讓國民可支配收入得到實際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