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和珅、乾隆三人的君臣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勞倫斯602


想必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的人對紀曉嵐、和珅、乾隆三人的印象十分深刻,電視劇中君臣三人上演了一出出啼笑皆非以詼諧幽默的對白、令人捧腹的橋段、扣人心絃的情節,發人深省的故事,再現了紀曉嵐剛真守正、秉公執法的無私品性,乾隆的君主政治家形象,以及和珅惟命是從、貪贓枉法的嘴臉。圍繞著這三人之間,便產生了一幕幕令人長吁短嘆的悲喜劇。

現實中三人到底是個什麼關係呢?

首先就年齡來說,劇中看似三人差不多大,其實乾隆要比紀昀年長十幾歲,比和珅大將近30多歲,和珅主要活躍在乾隆中後期。相對來說,紀昀應屬於御用文人,編撰四庫全書,學術成就顯著,可謂當時文壇支柱,政治上並無太大作為。而和珅真可謂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紀昀根本就沒有與其對抗的實力。

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

事實上,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就像是忘年交。年輕的和珅處世外向潑辣。年老的、處世逐漸內斂圓滑的紀曉嵐會時時善意地提醒和珅。兩人既有政見不同帶來的爭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對紀曉嵐的關照;在人際關係上,更多的是紀曉嵐對和珅的幫助。 同時,紀曉嵐對自己的能力也非常瞭解,在文學上固然無人可比,但在治國和理財上,自己遠不如和珅。而紀曉嵐本身就只是一個御用文人,也就是說,紀曉嵐與和珅不會有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另一方面兩個人也是當時清朝最重要的兩個支柱,乾隆最仰仗的兩個大臣,如果真的斗的不可開交,那就不可能有康乾盛世了。

乾隆與和珅的關係

1、和珅此人確實有才。他從官學畢業後考過一次科舉,但落第之後就聽從其岳父的意見去選了侍從。有一次乾隆用論語中一句話來下旨,虎兕出於柙。當時在場大臣都不明白什麼意思,和珅啟示說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責任,被乾隆賞識。有一次就是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書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燈。當時和珅就問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訴他之後,和珅就把書上的注全部背了出來。可見和珅有才是乾隆重用的一個原因。

2、據說和珅長相清秀。乾隆覺得其酷似因乾隆被處死的一個妃子,故而重用和珅。

3、和珅擅長拍馬屁。在乾隆日益昏聵的老年,越來越聽不進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詡十全老人,認為自己能夠及的上祖父康熙、父親雍正,而和珅就用此來麻醉乾隆。而且,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愛戴他的母親。所以和珅就竭盡自己的一切解數來討好皇太后,特別是在皇太后歸天的時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樣說幾句無關痛癢的話,而是時刻陪在乾隆身邊,痛哭流涕,一連幾天,茶不思,飯不想,贏得了乾隆的好感。

4、和珅被乾隆重用初期,確實做過幾件令乾隆高興得事情。比如審判李侍堯,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印象。而且和珅在官學內苦讀,掌握了漢、滿、藏、蒙語,在關鍵時刻總能發揮作用,深得乾隆喜愛。

5、和珅的斂財技巧爐火純青,能為老年乾隆的無限制揮霍提供財源。在乾隆晚年幾次下江南中,和珅的撈錢本領給乾隆帶來了想不到的好處。和珅此人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寵信,最重要的一條是揣測上意,能夠時刻替皇帝赴湯蹈火,把皇帝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辦,皇帝煩心的事情,和珅來辦。久而久之,乾隆當然就把和珅當成自己的一部分了,當然會重用了。

和珅此人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寵信,最重要的一條是揣測上意,能夠時刻替皇帝赴湯蹈火,把皇帝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辦,皇帝煩心的事情,和珅來辦。久而久之,乾隆當然就把和珅當成自己的一部份了,當然會重用了。

紀曉嵐與乾隆的關係

才華橫溢 深得重用紀曉嵐才華橫溢,鐵齒銅牙,剛正不阿,深得乾隆器重。任職《四庫全書》總纂官,修成曠古未有的《四庫全書》,功在千秋,官職一路升遷,先後曾任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清代都察院是全國的最高檢察機構,專司考察官吏,整頓綱常。這左都御史一職,軼為一品,僅次於由滿人擔任的都御使,皇上對紀曉嵐的器重可謂非同一般。紀曉嵐具有幽默感,他跟乾隆帝君臣之間流傳許多軼事,例如他私下皆稱乾隆帝為“老頭子”,後事發,他竟能硬拗成““老”乃長壽之意,萬歲長壽為“老”也;“頭”為萬物之首,天下的元首即“頭”矣;“子”乃聖人之稱,孔子、孟子均稱“子”焉。萬歲、元首、聖人連在一起,則是“老頭子”!”


歷史新人小Q


乾隆,和紳,紀曉嵐的真實關係並不是和電視劇所寫的一樣。

一、乾隆和紀曉嵐

乾隆是個顏控,紀曉嵐長的傻大黑粗,不入乾隆之眼。在32歲考上進士後,一直做小地方官。47歲被提拔到4品,作乾隆的秘書,但隨即發現了他給親家盧家曾通報"鹽茶虧空"之事,盧家隱藏了家產,乾隆大怒,發配紀曉嵐至新疆為兆惠軍中效力。三年後由於座師劉統勳的保舉,得以返回北京,做《四庫全書》總編繤,而和紳是總繤官,小他二十七歲的和紳是他的頂頭上司。

在乾隆年間,紀曉嵐有一次替別人說情,遭到乾隆的痛罵:不過因為你文才好,就象優伶一樣養著你罷了,競敢參與國事。紀曉嵐終乾隆一朝未參與國事,尚書,協理大學士都是嘉慶年封的。

二、和紳和紀曉嵐

和紳和紀曉嵐是上下級關係,也是忘年交,紀曉嵐在和紳急燥的時候長勸說他,和紳見紀曉嵐不懂理財常幫助他。

在嘉慶時,和紳犯事,一直到死,紀曉嵐沒有一道奏摺彈劾他。

三、乾隆和和紳

和紳是滿人,長得非常漂亮,帥氣。據說模樣很象一個被乾隆調戲,而被太后賜死旳雍正的低等妃子,脖子下面有一條似勒的紅印。

乾隆超出常情的寵信他,在30年間,加封了40多次。由一個三品侍衛升為首習軍機大臣,首席內閣大學士,兒子尚十公主。

被人飢笑為分桃斷袖之嫌。

和紳文才很好,最善長的是理財,這也就是晚年乾隆離不開他的原因,他總能想出光明正大的理由,把國庫的錢弄到乾隆的私庫去,還能以各種名義為乾隆掠奪民財,乾隆晚年,自稱十全老人,六下江南,奢侈浪廢了大量的財富,這些都是和紳幫他搜刮來的,乾隆花大頭,和紳貪小頭,所以和紳是逢旨貪汙。

乾隆禪位後,仍然把持政權,嘉慶只是個擺設。乾隆此時說話已經沒人能聽懂,所以乾隆和嘉慶在殿上坐著,和紳挨著乾隆站著,乾隆說的話都由和紳翻譯。和紳被稱做二皇帝。

此時別說象電視劇中的紀曉嵐鬥敗和紳了,就是再加上劉羅鍋兩個人也不是和紳的對手。

在乾隆死後十八天和紳被處死。

所以電視劇不是歷史,看看消遣可以,要了解事實真相,還得看史書。


旁觀者嵐


提出這個問題估計是受影視劇的影響,當年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可謂是火爆一時,那怕現在劇中的一些情節依然讓我們閒暇之餘開懷大笑。既然是歷史題材的藝術作品或許很多人好奇,真是歷史中紀曉嵐、和珅和乾隆皇帝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他們真的像藝術作品中那樣的亦師亦友君臣關係嗎?


首先我們早知道藝術作品是為了情節更加豐滿,為了劇情更加讓人容易接受而杜撰出來的。歷史之中三人的年紀並不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那樣,紀曉嵐要比和珅大二十多歲,乾隆皇帝要比紀曉嵐大十幾歲,就年齡而言三人根本不可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三人之中乾隆皇帝是九五之尊,在各位臣子面前要時刻保持威嚴,畢竟是皇權至上的時代。和珅當時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對年長的乾隆時刻有敬畏之心,除了旗人的規矩之外,和珅也明白自己的位置。


紀曉嵐在歷史中並不受乾隆皇帝喜歡,乾隆皇帝多次處罰紀曉嵐,甚至發配邊遠之地。所謂伴君如伴虎,乾隆在和珅紀曉嵐面前依然是帝王,所以紀曉嵐和和珅是根本不敢像藝術作品中那樣聯合起來讓乾隆吃癟的。

紀曉嵐只是一位在文學方面有所成就的文官,和珅精通多國語言,又文武全才,能力而言和珅要比紀曉嵐厲害很多。按照清朝體系來說,開始的紀曉嵐與和珅並沒有太過交集,畢竟紀曉嵐的官職與和珅有所差距,差不多紀曉嵐屬於和珅的下屬。後來的紀曉嵐經過多年混跡官場,慢慢的變成了一位圓滑的官員,可以說紀曉嵐對和珅多在巴結,並不是藝術作品中那樣鬥和珅,紀曉嵐遠遠沒有把和珅玩弄於鼓掌之間的實力和才智。


歷史中的紀曉嵐也並非藝術作品中那樣,藝術作品的紀曉嵐可以說是一位風流才子,可歷史中的紀曉嵐比較好色,相貌也並非俊朗。歷史中的和珅則是一位風流倜儻的大才子,和珅處事果斷,在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紀曉嵐與和珅在各方面並沒有太多衝突,紀曉嵐在各方面是無法與和珅相提並論的,也就是說紀曉嵐根本不可能像藝術作品那樣用急智耍的和珅團團轉。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三人的關係,乾隆是皇帝,對和珅雖是寵信,但遠沒有容和珅放肆的地步。乾隆對紀曉嵐只是普通的君臣關係,在平日裡乾隆甚至根本不會想起紀曉嵐這位臣子。紀曉嵐和和珅的關係算是普通的下屬與上司的關係,只不過後來紀曉嵐圓滑起來,於和珅的關係走的近了一點,兩人的交集並不是很多。


雖然歷史上的三人關係不是影視劇中得那樣,可影視劇中幾位藝術家通過演繹,給我展現了鐵三角啼笑皆非的日常趣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糾結三人的歷史關係,只要我們在閒暇之餘看到優秀的藝術作品,讓我開懷大笑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