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滅北齊,為什麼感覺和周滅商有那麼多相似之處?

莫折念生


北周滅北齊,與周滅商沒有多少相似之處。

北周、北齊都是北魏滅亡後,有北魏貴族高氏、宇文氏建立的割據國家,而周朝原是屬於商朝的諸侯勢力,是由於商朝末年混亂才起兵反叛的。

北齊建立的國家勢力範圍為中原地帶,為商朝故地,但統治階層為鮮卑貴族,國家政策的偏移造成國內矛盾尖銳,加之天災、人禍。國內可以說民不聊生。而商朝屬於人禍、天災不存在階級矛盾。

北周勢力範圍在關中之地,是周朝龍興之地,北周採取的“本土政策”,鼓勵通婚,緩解了民族矛盾,北周的經濟、軍事逐步增強,因此發起了逐步統一的大戰。

北周滅北齊是一兩個割據勢力之間的大戰,與周滅商是沒有多少相似之處,唯一的共同處是那個相比較好的滅了那個不好的,要知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歷史真相不會改變。。



匍匐的前行著


同時在那個亂世之中生存下去的標準就是看誰的拳頭硬,北周建立之初常備兵不過三萬之眾,曾經的北方六鎮留給他們的並不多。可正是因為這樣的種種不足,才激發出了人的血性和智慧,自宇文泰時期就積極的吸引漢族士子進入西魏的朝堂,同事引進漢化的儒家教育,提高百姓對禮儀和德行的教化。

在軍事上大量吸收漢人入伍,改變了北魏長期以來的胡人當兵,漢人種地的做法,這可能也是與宇文護漢化程度較高有關,北周更是出現影響後世兩大王朝的“關隴貴族”。

與北周的上下一心積極改進國家生產力和軍事實力相比,先天更具優勢的北齊,在國君的選拔上就更顯的任性了,齊主高洋雖在上位之初通過打擊外部勢力取得一定功績,卻在此後縱情聲樂,使得國家一度出現了退步,軍隊朝堂都人心渙散。

北齊皇帝如走馬換燈一般,不斷在沉迷酒色和後宮政變中上演,北齊的眾多皇帝大都因為痴迷酒色,昏庸荒淫,後宮政變等等原因壽命不長,直至最終亡國,當真是“生於憂患,死於哀樂”

其實,依次來看,北齊與殷商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商紂末年每日酒池肉林,最西伯侯/與武王借勢,西出岐山,舉滅商朝也是如出一轍。

小生慚愧,回覆不知足下可否滿意,往笑納諫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