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未成年孩子在國外受西方教育?

水淼淼淼淼


鄭強教授說:牛津校長感謝中國給英國培養了那麼多優秀的大學生,如果不是這些大學生,英國百分之二十的大學要倒閉。

其實現在很多英國的學校都是靠我們中國的留學生在供養的,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英國的整個教育,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資金的支持來自於我們中國的留學生和中國的留學生家庭。

國外教育確實有其自己獨到的優勢,包括對於孩子興趣的發展以及探索精神的培養,還有就是西方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更鼓勵合作探索,自主研究,這樣的方式對於很多孩子來說確實很有吸引力。

但這並不代表著西方的教育就比我們國家的教育方式更好,因為我們國家這麼多年也是人才輩出,而且教育這個東西無論在哪裡都是需要付出苦功夫的,西方所提倡的出來的快樂教育無非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或者是孩子較小的時候讓孩子充分的去玩耍,但是等到孩子進入到接近成年的階段,他們的學習壓力也是非常重的。

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凌晨3點的哈佛大學,燈火通明,在那裡的學生都是一直連續奮戰,他負責學生面對的學業壓力是特別大的,並不像我們國家這些大學有些學生,以為考上了大學以後就萬事大吉了,放棄了學習。

其實很大一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是為了孩子在人生當中能夠走上一個捷徑,因為根據我們國家有些大學特殊的招生政策,很多外國的學生想要進入到我們國家優秀的大學學習是很輕鬆的,所以這部分父母讓孩子優先獲得其他國家的國籍,然後再回過頭來上我們國家的大學,相比於參加高考要輕鬆的多,所以這些家長運用金錢的優勢對孩子寶送出一條捷徑。

還有就是把孩子送出去,其實是為了移民做準備,等到父母在國內退休以後,就可以全家移民到國外和孩子去團聚。

無論怎樣我是不贊成在義務教育階段把孩子送到國外去,這樣的話孩子接受的就是完全的西方教育,對於我們國家沒有任何的情感,更談不上愛國如果想要到西方去接受教育,最起碼也要等到高中以後。


宇宙最好老師


未成年孩子在國外受西方教育,這是留學,是跟成年人留學學的。留學在過去叫留洋,剛解放時,留洋回來的一批人,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和科技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領導人認識到,科技是發展的生產力,於是捨得花當時珍貴的外匯,公派了幾批大齡留學生,這些人學成回國後,安排在了各行各業重要的部門,端著鐵飯碗,生活有保障,他們也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改革開放十年,國家富裕了,一部人腰包鼓了,出現了自費留學的現象。留學回來的人,又叫做海歸。這時,中國對外的關係,除了外交,也增多了投資做生意,海歸們很吃香,他們懂外語,又有出國經歷。中國曆來有傳統,父母望子能成龍。先是,很多有錢的老闆,在孩子高中畢業後,送到國外上大學,見見世面鍍鍍金。後來,留學年齡越變越小,高中變初中,初中變小學,未成年就留學出國了。自費留學成本高啊,父母們也真拚了,除大老闆或有些官員的子女們外,有些稍富裕的老百姓,也跟風。我有個朋友,孩子出國好幾年,前後花了一,二百萬,他以前來去開小轎車,後來把車賣了,現在幹保安,騎二輪電動車。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往好處過,將來出人頭地,不知將來怎樣,盲目跟風,互相攀比,這就是留學未成年孩子父母的心理。有人說,小孩出國,將來是為了移民?可能極少數人這樣想,大部分不是這樣的。養個孩子容易嗎?花錢送出去?老死不常相見?有跟沒有差多少?所以此論不成立。我認為,家庭有條件的話,大孩子留學可以,小孩子留學不合適。留學年齡過小,孩子缺乏中華傳統教育,將來回來,在社會上立足難,與人難溝通,壞處大於好處。拿這次疫情來說,中國表現的好,外國表現的差勁。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環境安全!外國因為制度問題,發展速度滯慢,環境也不安全。問未成年留學生父母,讓孩子在中國學習好呢?還是讓孩子在國外學習好呢?自思自思吧!


俞遠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