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对此,大家是怎么理解的?

CBB工作室


说这样的话是日本人,其实不然,即使宋朝灭亡了,悠久的中华文化已经根植于历代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任何外来势力都无法改变中国人的中华文化基因,只能是外来民族被华夏文明所同化了,即使强大的元朝也无力改变汉字的推广,儒家思想的传播,即使长达三百多年混乱不堪的南北朝时期,中华帝国照样崛起。


太兴真人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又称"崖山之后无华夏" 。对于这句话如何理解?在回答之前,首先。应该了解史上最为悲壮的,导致赵宋王朝终结,元朝一统华夏的崖山之战。

崖山海战是南宋末年宋元的最后一次战役。南宋德祐二年,元朝大军渡过长江天险,攻破临安,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元朝人生擒活捉。但南宋的一批文武大臣拥戴年方七岁的南宋益王赵罡,在福州继位称帝,史称宋端宗。

祥兴元年,宋端宗又意外溺水而亡,他的弟弟、7岁的赵昺登基,史称宋少帝。为了躲避元朝大军的攻击,南宋君臣在陆地已经没有立足之处,被迫带领剩余的人马乘船出海,退守广东崖山。元朝大军很快追踪而至,对南宋船队发起猛攻。祥兴二年正月,打响了事关 南宋兴亡的最后一战,崖山海战。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南宋水师全线崩溃,土崩瓦解。大臣陆秀夫背负宋少帝跳海殉国,南宋至此灭亡。

在崖山海战中,有一个陈姓水兵侥幸脱逃,回到了扬州老家,从此隐居乡间,他的外孙子朱重八,就是那位名震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崖山海战80多年后的洪武元年,他推翻了元朝建立大明。

历史就是充满了喜剧性,元朝统治者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崖山海战脱逃的水兵后代,会成了推翻其统治的大明皇帝。

由此 可见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指的并非没有中华而是另有所指。这句话与"明亡之后无华夏"一句并列,是一种汉奸殖民文化和网络论调 。该论调主张者认为随着宋亡的崖山海战,传统的汉民族政权首次完全被北方游牧民族王朝所完全取代,并认为华夏文化在经历蒙元灭宋后发生严重的断层,古典中华文化遭到了摧残。特别是日本侵华时期,汉奸殖民文化,大东亚共荣文化的宣传,中华文化已经不复存在。这种论调更是甚嚣尘上。

改革开放后,一些亲美媚外的所谓精英又重拾老调,诋毁中华文化,丑化中国人。许多电影,小说,等等都把丑化歪曲中国的历史文化,乃至现实,当成谄媚西方,获取奖赏,到国外拿奖的捷径。他们为了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披上历史的合法的外衣,把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搬了出来,似乎我们仍然生活在元朝,日本人的统治之下!因此,习主席提出来要坚持文化自信,这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彩云飞翔


此乃别有用心之人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之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这句诗是民风相传的两句诗,具体出处已经无法考究,但是这句话却是民间用来激发全体中国人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用来反对外国侵略者对中华文明的摧残。中华民族以文化固国本,以礼仪化万民。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四海幕风。后来这两句诗被日本用来迷惑中国人心,日本是想借此用来炮制中华文明的传承已从中国转到日本。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因为整个东亚都是中华文化的文明群体,他想借此达到其国内政治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一定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