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型性格的人该怎么做出改变?身边的人会不会觉得特别有压力?

娱乐成长吧


付出型性格的人是通过迎合或者奉献的方式维持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模式是病态的。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把他们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称为迎合的游戏,对迎合的游戏他是这样总结的:


所谓迎合的游戏,概括成一句话: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必须爱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很多情况下,付出型性格的人只是在对别人一味地付出,却意识不到“否则”的威胁性信息。产生这样的一个结果的根源主要在于这类人的恐慌,他们恐慌一旦开始索取就会令关系疏远甚至是断裂。所以他们才会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收不到别人的认同会特别难过,收到了又觉得惶恐,不能坦然接受。

如果大家平时留心的话,你们会发现付出型性格的人付出后,经常会表示,他们的付出不需要回报,但是恰恰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会令被付出的人内心滋生出愧疚感,而愧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

这种愧疚感会让被付出的人,也就是身边人觉得特别有压力,愧疚得多了就会转变成愤怒,但是这股愤怒又无法对付出型性格的人发出。于是时间久了,摆在被付出的人面前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向别人表达愤怒,要么干脆远离这个付出型性格的人,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所以付出型性格的人最后总是顾身一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最后都失去了,谁也留不住。

那付出型性格的人该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

(1)明白他人的肯定和喜欢不是必须的事情。

付出型性格的人本质上是无法接纳自己,必须通过外部获得肯定,从而得到安全感。婴幼儿时期,我们没有生存能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的生存与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成年之后,即使与别人发生冲突,即使被别人抛弃,即使不去满足别人的需求,我们依然能够好好地在这个社会存活着,他人的肯定和喜欢不是一项必须的事情。

(2)多次预演反应模式。

即使我们意识到付出型性格不好,但是事到临头,可能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付出型行为。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想好自己的付出型行为场景和可能做出的反应。针对性地做出预案,不断在头脑中强化预案,并在实际场景中不断践行预案。

(3)尊重并勇于提出自己的需求,不要奢望有人会主动过来满足你的需要。

有些需求,如果我们自己不主动说出来的话,别人是很难知道的,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去在意并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的需求不重要,我们的需求不应该被满足,不要试图给自己任何理由去论证提出需求的合理性。比如,想要吃冰糖葫芦,想要女朋友的一个拥抱,难过的时候想要有人去倾诉,就大胆地去做。

下面把蒋方舟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价值,
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价值,
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就意味着:
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
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记住,与其一味地为别人做付出,不如为自己做付出,接纳并更好地成为自己。


黑夜传说house


付出型的人需要改善的方向:

1.学会接受别人的赞美;

2.减少支配别人,不要用方法去迎合别人及赢对方;

3.“收手”即让别人自己去解决问题,过分主动的帮助反倒是伤害;

4.别过分“体谅”别人,别人不需要您去搭救,清楚自己责任的界限;

5.将对人的慈爱转对自己,问自己要些什么?用些时间于自己的感受、真正兴趣及理想上;

6.用些单独的时间去反思自己的需要;

7.不是每人都像您般善解人意,告诉别人自己的需要;

8.单是付出是不够的,也要懂得让人付出给您,即懂得“接受”的艺术;

9.不要以为事事都是与人有关,有时“事”归“事”,重要是把“事”办妥;

10.留心自己的傲慢,开始欣赏各人的不同。

总之就是:爱别人更爱自己。


汪氏九型性格大数据


是人就有伤心时,成长过程中是有的。失去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有缘遇到欣赏你的人才是你真正的女友或好友。

有一条必须记住,如何做人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