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繼美國以後肺炎爆發中心是哪國?印度,非州,南美,意大利?

大明鐵骨


隨著各國管控加強,氣溫上升,疫情會得到控制,再有大爆發的國家的可能性比較小,處於南半球的國家的氣溫已在最適應的溫度,應該更加加強控制。


蔡群峰愛生活愛自然


樓主這個問題,有些瑕疵,不夠嚴謹。王叔這裡還是回答一下:

首先,意大利已經是歐洲疫情震中的震中,甚至比美國更早淪陷。美國紐約為什麼最早爆發?是因為紐約的意大利裔眾多,據稱最早的病例就是從意大利輸入的。

其次,非洲與南美並不是一個國家,兩者都包括眾多國家,用‘’地區‘’較為合適。

那麼,繼美國之後,哪個國家或地區會成為疫情的震中呢?印度?非洲?南美?坦白講,這些國家和地方均不會倖免,而且結果將會非常慘烈。

首先是印度。印度現在看起來,好像並不嚴重,其實這是因為印度根本就沒開展大規模檢測,不檢測就沒有數據,沒有數據就說明控制得好。這樣的自欺欺人能夠對付得了新冠病毒,那就成神話了。

自疫情在印度貧民窟出現之後,國際社會已經普遍對印度控制疫情的工作失去信心。如今疫情已經在印度全國都有出現,雖然報告的病例不多,但有理由相信,印度成為疫情的下一個震中,爆雷已經不遠了。

持這樣悲觀的態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印度貧民窟人口1.36億,這裡連乾淨的飲用水都保證不了,三代人擠在同一個棚子裡,隔離都沒地方。買不起藥不說,關鍵的是,種姓制度的根深蒂固。這種東西被法律禁止,但留存在印度人的觀念裡。連醫生都不想給賤民看病,認為他們不潔。

如今我們國內有一幫印吹,吹得很起勁的一點就是印度的全民免費醫療。

但全民免費醫療只是看上去很美,政府的實際投入卻相當有限。

據統計,印度目前是全球人均醫療費用投入最低的國家。2012年,印度醫療衛生投入佔其GDP還不到1%。相比較而言,中國2012年的醫療衛生投入佔GDP比例超過5%,2017年,這一數字為6.2%,而在發達國家投入普遍超過8%。

印度的人口結構、地理條件以及落後的基礎設施水平,使這個國家可能面臨世界上最沉重的醫療負擔,醫療條件和設備都非常惡劣,公立醫院醫療質量堪憂。比如:儘管印度是全球人口增速最快的國家,但其新生兒死亡率卻高達千分之四十五,而且人均預期壽命為68.5歲,不僅遠低於中國的76.7歲,也低於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國。

此外,印度的公立醫院還普遍面臨著幾大難題。一是公床位嚴重不足,平均而言,一個床位需要服務1833個病人,在比哈爾邦和賈坎德邦,這一數字分別是8789和6052;二是醫患比例極不均衡,印度2017年共有約94萬名註冊醫生,除以13億人口,相當於每1000個印度人裡只有7名醫生,馬哈拉施特拉邦和比哈爾邦的醫患比例全印度最低,1名醫生需要照看的病人數量分別為27790人和28391人;

三是醫療機構嚴重短缺,印度全國現有1.2萬所醫院、2.2萬個初級醫療中心、2000多個社區醫療中心和2.7萬個診療所,考慮到其龐大的13億人口基數,其醫療資源的短缺十分明顯(中國在2014年醫療衛生機構總數已達98.1萬個)。

其實用膝蓋想想都知道了,如果免費醫療真像公知們吹的那麼好,印度人還需要喝牛尿治病嗎?如今,疫情已經在印度全面開花,以印度的醫療資源,條件和水平,根本就無力應對傳染性極強的新冠病毒。加上印度人亂扔屍體的習慣,一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印度肆虐的場景可能會再度上演。當年印度死亡人數達到了1250萬,可謂慘烈。

至於,南美和非洲,預計都不會倖免。南美國家因為氣候因素和國家發展水平比非洲國家要好,可能不會像歐洲一樣全面淪陷,但在部分國家(比如巴西)爆發是極有可能的。至於非洲,大家都知道發展水平和醫療條件如何,幾乎等於赤手空拳。除了像埃塞俄比亞和盧旺達這種全面學習我們的國家之外,其它國家的淪陷幾乎已經註定了。

綜上,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啟發,謝謝!

如有疏漏,敬請斧正!

我是兒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敬請點贊,關注。謝謝!】


聽王叔叔講故事


新冠肺炎暴發以來,怎一看似乎沒有規律,昨天重災區在中國,今天在意大利,然後美國,那麼明天重災區會在哪裡?

其實我留心觀觀察了下,這病和非洲豬瘟極其象似,來勢兇猛,傳播快,致死率高,難以治癒。非瘟當時從東北暴發,然後是兩廣,雲南,再然後河南,四Ill,湖南湖北幾個內陸的養豬大省,最後收尾是雲南邊陲。為什麼會這樣,而不是從北向南依次發病?因為國家實行南豬北養,北豬南調,所以第二波是兩廣,第三波是內陸養豬大省,因為內陸人口和豬隻都密集,流動接觸傳播率高。

現在再看新冠疫情,第二波是意大利(歐洲),美國,雖然他們人口不多,但集中在大城市活動,歐美都是發達國家,人員流動性大,這跟非痘很相似,然後可以推測第三波在人口大國,印度。目前第二波還沒結束,仍舊會在歐美髮威,但也有不確定性,非瘟傳的是動物,國家防疫的嚴格性跟人沒法比,如果各國防疫積極嚴格,結果也會有變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