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笔试背书还是直接看知识点?

玉树中公教育


一、大量填鸭式灌输知识点  有些考生对于公务员考试的热情很高,他们十分认真积极地复习。他们见到要点就去背诵记忆,见到知识点就去吸收。其实考生初衷是好的,是希望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但是这样不分主次,盲目的灌输知识点是不妥当的。公务员考试复习要目标明确,要根据各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要求来分主次复习,有计划有条理的一项一项顺着进度完成,这样才能稳扎稳打。

二、挑灯夜读、熬夜备战   有些考生因为白天要上班或上课,所以他们往往喜欢晚上进行公务员考试复习,甚至为了做一道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熬夜到凌晨。使用这种夜读式的公务员考试学习方法的考生很普遍。他们甚至于还会认为晚上这段时间学习效率较白天高。
虽然晚上安静,但是要知道如果熬夜到很晚还在学习,人会很疲惫,大脑的记忆的效果是很差的,思维也会很迟钝,所以学再多也只是做了无用功,还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学习。人的精力有限,这种学习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欠缺章法的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成绩提升方法。题海战术能够帮助帮助考生熟能生巧,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然而,有不少考生对题海战术的运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他们只是进行大量的试题练习,这很容易导致机械式的完成试题,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不懂得题目的变通。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还是要有针对性的做题,并且做好错题本归纳,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建议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掌握那些公务员考试经典必考题型,提升自己的弱项。


百之灵


背书我想你是针对申论吧?行测一定要掌握知识点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刷题的。

简单说一下公考学习的要点:

一,对申论来说,背和理解为辅,每日练习为主。

(1)申论题型比较固定,但是写作是细水长流。每日练习的好处是,会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有个前提就是基础内容已经学完了。(报线上线下班都行,单学申论费用不高。也可以买教科书自学,再看看网络上的免费视频作为补充。)

(2)再者需要每日练字,字帖最好用专用的,字体选择不做太高要求(不要用行书、草书),只要字迹清晰、不连笔、不满格就可以(最好字占格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即可)。

(3)看时政加上晨读。每天花固定的时间看下时政热点,早上最好进行半个小时以上的晨读。

(4)根据要求背诵一些文章、诗句、名言警句、例子等。学习前期可以读一些优秀的申论作文,作为入门练习也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申论学的如何,可能也会决定你结构面试的基础,两者之间在表达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插图一句话,其实字迹真的非常重要,一定要重视。)

二,对行测来说,基础内容很重要但刷题更重要。

(1)基础是根本,如果连考什么内容都不知道那根本无从复习。所以知道考点,然后准确分个等级,优先复习必考的、其次选考的、再者拓展题。(买书看也可以,或者报班)

(2)应试教育提分关键都是刷题,无论高考中考都是如此。(刷题吗?一千道那种)

给个建议,刷题分两部分,一是专项,二是套题。专项是在基础内容学习之后,套题是为了感受真实考试场景。

(3)错题本、拓展题本、草纸本。这些东西和高考类似就不说了,草纸本注意书写规范合理利用,这样会增加自己的准确率。

最后祝公考顺利,成功上岸!

喜欢我的评论可以,点赞、关注、分享转发。我是黄脑师,一个专注公务员考试培训的中年胖大叔。刚来头条,以后会分享很多免费的干货,感谢支持。







黄脑师


你好,很高兴回到这个有趣的问题,公务员笔试考试不用死记硬背,重在理解方法,运用方法答题,行测的话除非是常识部分,其它模块显然涉及不到背书,下面我主要从申论复习角度大家容易存在的误区做一个分析。

一、死记硬背。申论命题着重考阅读理解材料能力,即从材料里获取信息的能力,读懂命题人的言外之意,而这个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系统学习方法和自己总结摸索得出,单纯的死记硬背材料和热点素材意义不大。真正做过几套真题的话会发现申论的考试每年可以用来命题的热点素材很多,同样的素材可以出不同的题目。


二、照抄材料。申论写作考查的是运用材料的能力,就是根据实际题目的要求,把材料中获取的信息通过规范的形式写下来,很多考生以往经常出现照抄材料,结果自己写的很爽,但是分数不是太高,这就是症结所在,比如材料中“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题目让你找渤海污染治理的难度有哪些?你直接照抄这句话没有分数,记住“文字”+“数字”反映了某种程度,答案写的话应该写成“自我更新周期长”。

三、盲目刷题。公务员备考适当刷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不能盲目的刷题,必须要在系统的学习方法后再刷题,以上提问说是背书还是直接看知识点,具体直接看知识点给你的建议是分模块看知识点,把每一个模块的题型系统的学下方法,然后再专项训练题目,考前再进入套题训练。

关于公务员考试备考,经验和体会甚多,一言难尽,如还有其它具体问题,可以留言,再做进一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