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責任的父母都知道為後代積累財富,不負責任的父母會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怎麼看?

清和月的雲川


有責任的父母為兒孫積累財富,不負責任的父母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說這話的人,應該是從兒女的角度說的。

兒女這樣來評判自己的父母,不會寒了父母的心嗎?這是要理直氣壯的啃老啊!

中國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哪個為人父母的,不是為了孩子傾盡自己所有?說這話的人,有這種想法的人,拍著良心想一想再說這話,父母養育你成人,供你吃穿,供你上學,是不是把最好的給了你?不管生活多麼艱難,好吃的好玩的,新衣服新玩具,只要他們力所能及的,都會給你。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哪怕你結婚成家了,逢年過節回去,父母還是把你當成孩子,會把好吃的留著,等你回去再吃。

但是當你成家立業後,你還在怪父母不為你積累財富,這是啃老啃的多麼理直氣壯?你自己不會去打拼麼?結婚了,自己有了孩子了,應該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心情了,如果父母有那個能力,他們一定會為你準備好你希望的財富的,但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應該知道,大多數人,過的只能是最普通的底層人的生活,沒有多少積蓄,積累財富的人只是少數人。

一味地抱怨父母不負責任的人,自己本身就不是什麼負責任的人,那你現在為人父母了,現在的社會環境也不會限制你,你趕緊去為自己的孩子積累財富吧,不要光抱怨自己的父母了。否則下一個被說不負責任的就是你了。

所以,你是哪種父母?哪種兒女?


櫻桃巧克力


有責任的父母,應該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等等,身體力行的為孩子做出榜樣,如何為人處世,如何看待人生的得與失,如何保護自己等等。

總之,有責任的父母,應該是培養孩子生存的能力,教會孩子如何適應社會的風風雨雨。豐富的物質財富,會給孩子提供一個更高的起點,能讓孩子有放手一搏的勇氣。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的引領,大量的財富反而會把一個人推向深淵。

“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多少有一點無力感。孩子,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他不會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成長。但是,只要家風正,父母三觀正,教育理念正,即使孩子沒有按照父母設計好的道路去走,他也不會走到偏路上去,他也能闖出一片天地。這才是“兒孫自有兒孫福”。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責任是:教育、培養,讓孩子有正確的三觀,有生存的能力,能用自己的雙手去開創美好的生活。有句老話叫“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變幻莫測,無論多麼豐富物質財富,旦夕間都有可能失去。唯有個人的能力,是一世無憂或者東山再起的資本。


心有繁花


有責任的父母都知道為後代積累財富,不負責任的父母會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這話說的到底對還是不對?我覺得這事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之。

也就是說,這話說的不能算錯,但也不能說是完全對。

首先,個人覺得,天下的父母,儘管情況各異,甚至千差萬別,但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毫無疑問,他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子孫,他們時時刻刻都為自己的子孫著想,任何時候都願意為子孫付出。

至於坑子孫的,不願為子孫著想和付出的,也不可否認,世界之大,肯定也是有的,但客觀地講,這部分父母真的屬於少數,並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所以,說有責任的父母都知道為自己的子孫後代積累財富,這話我是贊同的。很多的父母,自己一輩子省吃儉用,就是為了積累財富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這個很常見。

但如果你一定要說,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的父母就一定是不負責任的,那就確是不敢可苟同了。原因很簡單,天底下的父母,並不是個個都有能力、人人都有本事的。

有些父母,一輩子都只能混飽自己的肚子,他們能把自己的孩子餵飽養大就已經很不錯了,他們不是懶,也不是完全無能,很多時候是客觀條件所限。比如說,生活在大山溝裡的山民,還比如說,生活在極度貧困地區的農民,等等。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為子孫後代積累財富,你能說他們不負責任嗎?

這當然不能。這種情況下,換作是你,同樣是沒有辦法的事。其實,他們又何嘗不想為自己的子孫留下許多的財富?只是的確力有不逮、做不到而已。

所以,有責任也好,沒責任也罷,都是自己的父母,相互間還是應該多溝通、多商量、多諒解,共同面對問題,共同解決困難,而不要過於互相責備和埋怨,這樣,一家人才會和諧、才會和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