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喷膜”消杀管一周,南京共享单车防疫有了新模式

<script>/<script>

扬子晚报网4月15日讯(记者 徐媛园 剪辑 孙楠羽)南京城管部门和共享单车公司探索出了单车消杀的新模式。应用新的消毒材料,可以做到一次消杀,效果持续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针对单车的消杀情况,城管部门还可以实时监控、事后监测、追溯。

一次“喷膜”消杀管一周,南京共享单车防疫有了新模式

一次“喷膜”校服管一周,南京共享单车防疫有了新模式

记者看到,共享单车的工作人员正用一个小型喷雾装置,对现场的单车进行仔细喷淋,把手、坐垫等部位还会重点停留。这种新材料喷洒后,会在单车表面形成防护膜,紫外线照射可以显现。青桔南京城市经理陈绍明表示,目前,他们每天在栖霞区的核心地段,迈皋桥片区、马群以及仙林街道等消杀车辆约 8000 辆。其中,这种新材料也已经在地铁口等区域应用试行。

这种新型消毒材料,也叫做防疫膜,来自东南大学的一项科研项目。" 这种消毒材料喷涂之后,会形成一层防菌膜,既能够防细菌,也能够杀病毒。抑菌效果能够持续一个星期左右。"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介绍,以前,共享单车消毒主要使用的是酒精或者 84 消毒液等,喷上过后,可能半小时就已经挥发了。每次使用过后,运维人员还要再反复消毒。使用这种新材料,可以大量节省消杀的人力物力。

一次“喷膜”消杀管一周,南京共享单车防疫有了新模式

一次“喷膜”校服管一周,南京共享单车防疫有了新模式

" 企业已经试用了 10 多天,我们发现这种材料在单车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护效果可以停留 7-10 天。" 南京市栖霞区停车设施管理中心主任陈鑫介绍 ,更关键的是,以往,酒精和 84 消毒液挥发后,执法人员无法判断单车是否已经消过毒,无法对企业实施监管。现在执法人员可以通过紫外线灯照射监测,看企业是否进行了消杀,便于监管。

记者现场了解到,今年初栖霞区停车设施管理中心已利用共享单车监测平台对全区共享单车定点消毒工作进行实时跟踪通过信用平台公布单车企业的落实情况,并不断寻找高效便捷的消毒与检验方法。栖霞区城管局副局长鲍丙根表示:本次“安全出行,停放有序”的体验活动,是基于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护工作复杂,安全生产工作严峻情况下,结合本月环境治理专项整治开展的宣传活动。

记者现场了解到今年初栖霞区停车设施管理中心已利用共享单车监测平台对全区共享单车定点消毒工作进行实时跟踪通过信用平台公布单车企业的落实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